首页 > 健康 >正文

传承与创新 “苏式单鼓”创始人苏军的舞艺人生

2019-03-25 10:16:05 来源:- 作者:-

记者  宋波舞者且歌且舞,伴着短促清晰的鼓声,一把单鼓在手中时而旋转,时而抛起……人与鼓,歌与舞,浑然一体,灵动自然,美不胜收。这就是“苏式单鼓”带给人的视觉、听觉上的美的冲击与享受。

“苏式单鼓”是我国著名舞蹈艺术家苏军深入研究多种传统民族舞蹈的基础上,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创立的一种全新舞蹈形式。“苏氏单鼓”自成体系,风格浓郁,为我国民族舞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于2014年12月,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业界评价,苏军创立“苏式单鼓”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自创“苏氏单鼓”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极具本民族特色的舞蹈,这些舞蹈带着极强的历史和生活的印迹,有着极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是我国及至全世界的珍贵文化财富。作为一名舞蹈艺术的从业者,我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去传播和传承这些历史的馈赠。”回想创编“苏式单鼓”的经历,苏军认为不仅缘于深切的热受,更是出于一种责任的选择。据苏军介绍,“苏式单鼓”是以北京传统舞蹈“迎年鼓”为基础,融入了萨满舞、大鼓舞、普塔舞等多种少数民族舞蹈的经典动作和艺术特色,风格朴实自然、舞姿健康舒展,演出中舞者边打鼓边唱歌边跳舞,民族特色浓郁,观赏性极强。

对于“苏式单鼓”的创立,业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马云霞认为,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和地区都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承载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命的礼赞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继承和弘扬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是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但是如何继承,如何弘扬,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个难题,“苏式单鼓”的创立,可以说是打造了一个范本,开辟了一条新路。它去除了迎年鼓、萨满舞、大鼓舞等舞蹈形式中的封建迷信色彩,让舞蹈形式和主题更加健康、生动,艺术光彩更为绚丽,让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平添了更多魅力。

用生命而舞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苏军之所以能够创立“苏式单鼓”,传承和创新发展民族舞蹈艺术正是基于他多年来深厚的艺术积淀。

苏军自幼学习音乐和舞蹈,不仅精通鲜族、藏族、蒙古族、傣族、彝族、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还十分熟悉中国东北地区的秧歌舞、云南花灯舞等,一直以一名舞者和舞蹈编导的双重身份活跃在我国的艺术舞台上。

作为一名舞者,苏军不仅基本功扎实,舞蹈技巧精准娴熟,而且对于音乐的理解十分到位,表演中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控情绪和情感,收放自如。他的舞蹈自然奔放,舒展有力,感染力极强,十分受观众喜爱。正因为如此,苏军的演出邀约很多,不仅参加了2017年中国国际舞蹈节、2018年中国传统文化跨年演出晚会、2018年中国民族传统舞蹈展演等多项大型活动的演出,还于2019年1月举办了《苏军——跃动的鼓》个人舞蹈专场,引起了业界的轰动。“苏军是一名杰出的舞蹈艺术家,他十分享受在舞台的感受,当音乐响起,仿佛他的生命和灵魂都与舞蹈融为了一体,带着观众一起沉浸在歌、舞、鼓交织的艺术世界里。”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舞蹈家白淑湘这样评价苏军。

此外,苏军还创作编排、指导了不少舞蹈作品,也深受舞者和观众的欢迎。他的编排的舞蹈特色鲜明、结构浑然,整体艺术效果极佳。

责任与担当

2016年中华舞蹈艺术“金竹奖”杰出人物奖、第六届中国传统舞蹈创新评选“鸿雁奖”一等奖、2018中国当代杰出舞蹈艺术家特等奖……一项项全国性艺术大奖接踵而至,苏军在传统舞蹈和民族舞蹈领域的杰出成就得到了认可,他成了全国炙手可热的艺术名家。

对此,苏军表示,有了这些认可和肯定,他一方面感到光荣和幸福,另一方则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面临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难题,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艺术品类繁多,流传久远,因此在这一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多。在舞蹈艺术领域,很多地域性舞蹈、少数民族舞蹈可以说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所以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压力巨大。”苏军表示,因为身兼中国传统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多种社会职务,现在他考虑更多的是对于传统舞蹈艺术和民族舞蹈的更好传播和传承。所幸的是,他拥有了一群志同道合者,并且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他相信,中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定将在扬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永远活跃在世界舞台。

责任编辑:小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