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给孩子最需要的技能,每个孩子能成就未来大人物!

2019-04-29 14:45:19 来源:- 作者:-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无穷多的可能性,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未来大人物”,只是现在他们还需要一点小小的帮助!

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从单一迈向多元,教育环境从封闭变为开放。教育行业变得鱼龙混杂,不同的意见领袖也开始各自发声,信息量大得惊人,这增加了父母选择的复杂性,面对众多的选择和多种概念的引入,也让更多的父母陷入迷茫。

图片1.png 

众说纷纭,答案好像更多了,可是选择更难了。父母从迷茫到慌乱,从举棋不定到手足无措。每一个声音都在说可以提高孩子的种种能力,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所以孩子真正需要的能力是什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具备这些能力?

我们,找到正确答案了吗?孩子成长的路上,试错成本太高,真的不敢随意选择。

图片2.png 

在目前国内教学系统同质化的现在,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是多么难能可贵的!

就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哲学顾问——法国哲学家奧斯卡.伯尼菲博士所说的“未来的竞争是思维的竞争”

是的,这是可以轻松预见的。就像国内外最近疯狂推广的STAEM教育也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让孩子开始学习思维、学习逻辑、学习独立思考、学习创新性思维!

图片3.png 

那么所谓的逻辑思维、所谓的独立思考、所谓的独立创新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把独立思考、创新性思维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归类在技巧 ,而不是知识或与态度,表示这是有方有法、可以学习的。是的,思维是可学习的!

图片4.png 

而今年暑假在上海,由师从奥斯卡·伯尼菲的台湾知名作家褚士莹给大家带来的由《奥斯卡·伯尼菲博士》发展的儿童哲学系统所构成的逻辑思维夏令营。

让孩子从「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开始,跳脱框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图片5.png 

营队名称

燃爆全球|逻辑思考夏令营

图片6.png 

营队关键词:

全球火爆一席难求+上海首发+收获独立思考+创新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欧洲高等教育的启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哲学顾问——法国哲学家奧斯卡.伯尼菲博士所发展的儿童哲学系统

开营时间:2019年7月29号

开营城市:上海

营队地点:上海市徐汇区番禺路898号3楼

总计天数:5天

招生对象:8~13岁在校学生

招生名额:仅限40席

图片7.png 

营队理念

学会「提问-检视-分析-推理-归纳」,开启通往思考世界的大门!

本课程根据《奥斯卡·伯尼菲博士》发展的儿童哲学系统而来,并首次在上海举办夏令营。营队主讲老师由师从奥斯卡·伯尼菲的台湾知名作家褚士莹全程亲自授课。从「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开始,别急着给答案! 让孩子跳脱框架、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图片8.png 

课程收获

您的孩子将会学会: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及对话,用连续问答、反问追问等方式,引导孩子逻辑思考、多角度质疑、及发散式思维。

从儿童的观点和经验出发,设定每日探讨主题,引发学习兴趣:包含但不限于「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学?」、「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触角去感受世界,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学会自己把握事情,对事物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

创新性思维 ,让孩子学会在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

详情搜狗微信搜索:寰宇利人逻辑思考夏令营

图片9.png 

营队内容

DAY1:

今天的主题:知道是什么?

今天的目标:认识逻辑辩证技巧,培养推理的能力

║ 活动:从「大小刚好的鞋子」学法国式的思考

为什么夹脚拖应该比脚丫子大一点才叫做刚好?一样大、或是小一点,不可能刚好吗?褚士莹从他收录在小学五年级国语课本的「大小刚好的鞋子」这个主题切入,认识「逻辑辩证(dialectical thinking)」的技巧,练习如何把「提问-逻辑分析-推论」的习惯应用在日常生活的问题中,学习整理自己的想法,并且清楚的表达。

DAY 2:

今天的主题:为什么要上学?

今天的目标:认识苏格拉底「提问的艺术」,培养提问的能力

║ 活动:「为什么我要上学?」

「为什么我要上学?」用说故事的方式作为引导,分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思考学校存在的意义,以及上学真正的意义。

要如何想「上学」这件事?奥斯卡柏尼菲,在「为什么我要上学?」这本儿童哲学绘本里,用说故事的方式点出了有几个值得大人关注的面向。比如说,有些在学校的老师,总是只对课程进度感到兴趣,至于孩子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并不想知道。如果孩子不断发问的话,就会影响上课进度,让老师生气。表面上,上学「赶进度」好像有道理,但再想想,学校的主体,究竟应该是「老师」还是「学生」?也就是说,学校是为了谁而存在的?

我们是为了让老师教他想要教的,所以才让孩子去学校,还是为了孩子能够思考他们想要知道的事物,才有学校跟老师?孩子又怎么想呢?

DAY 3:

今天的主题:为什麽你会爱我?

今天的目标:学习如何「问题化(problematization)」,培养分析的能力

║ 活动:「为什麽你会爱我?」

「爱」这件似乎极为抽项的概念。

父母跟孩子之间一定要相爱吗?爱应该是一种身份带来的义务吗?我们常说「警察是人民的保母」,但警察脱掉制服下班以后,如果在路上看到坏人正在欺负好人,他还应不应该保护好人呢?还是警察只有穿著制服的时候,才是警察呢?如果这个坏人,刚好是警察的儿子,那麽这个下班的警察,应该要扮演爸爸的角色,爱自己的儿子,还是应该要扮演警察的角色,爱人民呢?

DAY4:

今天的主题:为什麽我会存在?

今天的目标:学习「论证(argumentation)」,培养检视的能力

║ 活动:「为什麽我会存在?」

「存在是什麽?」从「木偶奇遇记」的童话故事开始,木偶皮诺丘(Pinocchio)的形体是「被」老木匠盖比特(Geppetto)所雕刻出来的,生命则是一位蓝色的仙子赋予的,但是皮诺丘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仙子同时告诉他,如果能证明自己「勇敢、诚实和无私」,才能变成「真正的」小男孩,所以真正的存在,不能只是形体,必须是一种「价值」,而这价值只有自己能够给自己。就算没有变成「真正的」小男孩,作为一个木偶,难道皮诺丘对于老木匠来说就不存在吗?这麽一想,就不难明白存在的意义,不会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DAY 5:

今天的主题: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麽、就做什麽?

今天的目标:学习如何应用「反思(reflection)」,培养归纳的能力

║ 活动:「人生可不可以要做什麽、就做什麽?」

从庄子「逍遥游」的故事中讨论一个人可不可以像做什麽,就做什麽。故事当中,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都叫它臭椿树。它的树干臃肿而不合墨线,它的小枝弯曲而不合规矩,长在路边,木匠也不会留意。(这树就像)现在你的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会离弃啊。」但是庄子回答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牠们卑伏身子,等待出游的小动物;东跳西跃,不避高低,往往踏中机关,死于网中。再看看那耗牛,身体大得像天边的云,牠本领很大,但却连捕鼠也不能。现在你有这麽一棵大树,还愁它没有用处,为何不把它种在宽旷无人的乡间、广阔无边的原野,写意无忧地在树旁閒逛,优游自得地在树下躺卧?它不会受斧头砍伐,又没有东西来毁害它,没有用处,又有甚麽困苦呢?」

「人生可不可以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可以」的话,你可能就是一个谨慎的人。但是你真的说得出,为什麽我们要谨慎吗?什麽事情都谨慎小心,步步为营,真的比较为所欲为好吗?

线下咨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番禺路898号3楼

责任编辑: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