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GRID南海观点】 解读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五种模式

2019-05-30 14:15:21 来源:【GRID南海观点】 解读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五种模式 作者:-

图片1.png 

前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村级工业园作为佛山市、南海区产业经济发展的细胞,是承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南海区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然而,村级工业园长期低效、污染且占据大片土地,形成大量因低效利用而未释放的发展空间,严重制约了城乡发展。


2018年1月,在佛山市南海区十六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南海区要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为南海产业的转型升级或产业的进一步拓展提供空间载体。


政府委托,专题调研

“南海区村级工业园”


2017年底,佛山市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委托我方开展《佛山市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发展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形成一套指导产业发展、落实改造路径、实现改造效益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发展策略。


我方成立专题调研组开展工作,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图片2.png

南海是广东省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当前“三旧”改造的工作重心已转至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在南海这片试验田中,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下5种改造模式,为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片3.png

公有资产出资改造模式


政府以实施主体的身份出资直接参与改造,负责土地整理、落实安置、组织施工、招商引资等全部环节,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能力,公信力强,报批等手续流程快,落实快,资金到位。


图片4.png 

改造模式流程图:由集地宝整理

案例:天富科技城


2015年,借力三旧改造政策,桂城公有资产下属公司开始着手对该地块进行规划和整理,这是桂城首个“工改工”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也是南海探索的公有资产推动工业园改造的样本。


项目占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投资额约2亿元。园区包括4栋工业式研发大楼,及配套1栋员工公寓。如今,一期1、2、3号楼已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天富科技城打造“定制式工业大楼”概念,开启了桂城从标准厂房到“私人定制”时代。


 图片5.png

图:天富科技城改造前(左图)与改造后(右图)对比

镇、村联合改造模式


以镇、村合资的项目公司为实施主体,镇公有资产出资,村集体出地,各方履行相应职责,利用各方资源保障项目快速实施,解决了“政府没地,村社没钱”等改造痛点,两者优劣互补,降低风险。


图片6.png 

改造模式流程图:由集地宝整理

案例:九江镇上东工


根据相关部署,工业园由九江镇公资办与上东经联社共同合作开发。其中上东经联社以集体工业土地流转金作为注资投入,九江镇公资办按股份占比以土地流转金同等价值的现金作注资投入,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公资办占项目公司51%的股份,上东经联社占项目公司49%的股份,项目合作期为50年。


目前,现有的破旧厂房已全部拆除,第一期即将完工。根据规划,兴建标准的多层厂房、农贸市场、公寓等,总建筑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建设投资金额约6000万元。此次合作既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提升地方税收,改善园区及周边环境,又提高政府和社区的公信力,实现村集体、村民、政府三赢的效果。 


图片7.png 

图:九江镇上东工业区改造中(左图)与改造后(右图)对比 

村集体自主或与运营企业合作模式


村集体以实施主体的身份在集体土地上进行统一规划开发,土地整理完成后,建设物业自主运营,或引入运营企业统一管理。村集体自筹自建项目村积极性高,前期工作易开展。


图片8.png 

改造模式流程图:由集地宝整理

案例:桂城扇面工业区


扇面工业区位于佛山市一环东线东侧,属于桂城夏北经济联合社,临近广州、千灯湖片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以前该园区主要是一些低矮、粗放、污染型厂房,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016年,夏北经联社以村集体与运营企业合作的模式,推进扇面工业园改造项目,由经联社出资约1.5亿元,在集体土地上建约8万平方米建筑的产业园区,引进运营公司对园区进行运营,这打破了土地低价租赁的模式,使工业园在租金、管理、安全、品牌等方面都得到保障与提升,对社区的经济收入有大大提升作用。


图片9.png 

图:夏北经联社扇面工业园改造项目效果图 

企业自主开发改造模式


企业自主改造模式,即原有企业或土地权属人通过对建筑重建扩建、生产及环保设备升级等方式进行改造提升,改造完成后企业自用或转租。企业自筹自建项目启动快,可缩减改造流程,节省时间。


图片10.png 

改造模式流程图:由集地宝整理

案例:丹灶食品生产园


位于丹灶镇横江海滨南路的海滨铁料城内,原为经营多年的专业铁料市场,土地性质为国有建设用地,是南海区第二批认定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之一。在政府“三旧”改造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块的权属人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部分铁料市场改造升级为新型的工业产业项目,主要引入食品加工类企业。


食品生产园项目占地面积22.57亩,拟投资超7000万元,计划建设4栋标准厂房,建筑面积可达4.2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地块内四座厂房已全部建成,并已办理竣工验收的手续,其中厂房3及厂房2部分已完成载体招商,其余正在加紧进行招商。


 图片11.png

图:丹灶镇食品生产园改造前(左图)与改造后(右图)对比

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模式


基于政府的前期审核和全程监督,引入合适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改造,社会资本负责土地整理、建设、招商、运营等环节,政府从事规划、审批、监督等管理服务,各司其职,加快园区升级改造进度。


图片12.png

改造模式流程图:由集地宝整理

案例:丹灶联东U谷


2013年12月,联东U谷·佛山南海国际企业港签约落户大金智地高端产业服务区。按照政府统筹规划,再通过土地出让的形式,联东集团开始对片区进行开发。


项目一期出让地块面积共计约117.4亩,目前项目一期已100%完成招商。联东U谷设置较高的环保、税收等准入门槛,重点引入和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能源环保等主导产业,建设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基地。项目二期出让地面面积共计约为133.8亩,分两批次开发,2017年7月开始动工,并将在今年5月完成第二批次开发规划;目前二期项目已完成80%的招商引资。 


图片13.png 

图:丹灶联东U谷现状图


5种改造模式对比分析】

图片14.png 

资料来源:列表由集地宝整理


改造模式是明确村级工业园改造“怎么做”的指路明灯。目前南海区已探索形成了五种可落地、可复制的改造模式,集地宝®均有详细信息与实操经验,如您有意向参与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我们愿以专业服务助您成功,欢迎联系我们了解更多!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