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擎给测绘地理信息一个智慧的拥抱
记者:朱光亚
“准备出发,全程50公里,大约需要1小时10分钟到达”“即将左拐,请减速”“前方道路施工,请注意避让”“夜间行车,请注意安全”这些老司机耳熟能详甚至习以为常的导航语音播报背后其实隐藏着大学问,这门学问叫做测绘地理信息,而车载导航实际上应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测绘地形图。
融汇了测量、地图服务、卫星导航定位、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众多学科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略性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产值约3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14%以上,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值超过6200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经济的0.65%。预计2020年世界测绘地理信息的产值将达到5000亿美元。
从区域来看,目前, 北美仍然是测绘地理信息的主要市场,但是,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规模将等同于北美市场。“这说明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前景向好。而这其中,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时空大数据技术领域的领军者,苏州超擎图形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福田跟记者分享了他对于测绘地理信息的观点与经验。
电子地图系统升维,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其最大特点是数据采集能够分层、分类,并赋予属性,从而能够提供各类分析服务。数据挖掘技术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多维集成、深度机器学习、复杂地理计算等;测绘地理信息中的空间分析涉及了基本统计汇总、综合统计分析,以及专题分析评价。
董福田表示,“空间分析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灵魂。而GIS之所以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电子地图系统是主要标志之一。过去,老百姓出行有一张地图,或者搞一个基建,要一张带比例尺的地形图,这些都是二维的。现在发展到了三维,平面地形图可以立起来形成各种各样真实的地形图,表现更加直观、客观的同时分析功能也更加强大。”
董福田介绍道,目前,超擎在技术上可以直接获取到三维图,而且能够实现三维图的透视化,提高了对遮挡类型的判定效率,解决了海量空间实体遮挡类型的实时判断过程复杂、困难的问题,为地理信息的规划、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当前,人们看到的导航多为二维图,未来基于超擎核心产品的精细化三维导航将广泛应用于交通枢纽、超市、大型体育场馆等,室内三维导航也将成为地理信息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面智能化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空中到地面,从地面到地下,从二维到三维,从室外到室内,信息的获取手段既包括无限射频、视频监控、电话网络,也包括空中卫星数据、地面手机信号,还有各种传感器以及智能家电等。时空大数据也是其他各类大数据共享的基础,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包括未来的各种新技术发展都将依靠时空大数据做支撑。
概括而言,现代测绘地理信息追求“采用多种技术快速获取、处理地理信息并取得良好的应用”,其实质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的深度融合、同步发展。
董福田表示,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对测绘地理信息影响最大的技术,它对测绘地理信息中大量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影响深远;物联网的发展则使得空间定位和导航的数据来源无论在密度还是在精度都上升了几个数量级,提高了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效能;在前几项细分技术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测绘地理信息预测模型、导航定位和对地观测领域的重要工具,也将大放异彩,通过前台、后台的智能化运算为使用者创造最为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功能体验。
“让数据的获取智能化,处理智能化,最终使其服务和应用也智能化,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测绘地理信息的良好服务。”董福田说,“智能化测绘实际上是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测绘科学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当然,对于用户来说,这些具体、复杂的技术就像殿堂中的梁柱。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化的目标,就是在用户面前,让这些技术隐于无形,用户所感受到的,仅仅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
董福田在最后表示,未来他将带领超擎继续在测绘地理信息智能化技术方向上发力,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建立完善先进的地理测绘体系及标准,推进推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为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电网、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基于地理信息的技术服务,进而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城市规划与地理信息产业标准制定,为地理信息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开辟崭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