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峰:岩土工程勘察关乎国家发展大计 容不得丝毫误差
大数据技术实现岩土工程“精准勘测”
(记者:莫立峰)土木工程是国民发展的主体,而岩土工程更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8年《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大数据分析管理在岩土工程业的革命过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几十年里创造了如港珠澳大桥、福建龙岩站等无数让全世界为之赞叹的工程,而中国也被冠上了“基建狂魔”的称号。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岩土更加精准的勘测,已成为整个行业重点攻克的核心技术问题,也是北京综建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总经理贾俊峰多年专研的方向。时至今日,在贾俊峰多项科技成果的引领下,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逐渐成为新一轮岩土技术革命的核心。
“岩土工程勘察关乎国家发展大计,容不得丝毫误差!”
2019年6月27日,对于贾俊峰来说是繁忙而又平凡的一天,他带领着他的小组为他最新的研究一遍又一遍的做测量实验。
“在建设工程的基础建设中,地基岩土检测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设计参数。要想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地基基础一定要做好。” 贾俊峰解释道:“而在做一项实验的时候需要表征残积土的水平应力、强度、抗变形能力这一系列的基础实验工序,往往人工勘测繁琐而麻烦,且不够精确,基本能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而对于这个问题,就需要用地质勘查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来解决,它通过系统把大数据汇总的方式可以做到使最终实验结果更加精确”。
对于这项技术,贾俊峰介绍道:“这项技术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储存、数据查询等多个模块,彻底实现数据透明化、可视化,数据提取简约化。利用数据分析模块代替人工,对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减少工作量,以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更好的提高效率,省时省力,彻底解决人力资源占用、浪费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使勘测数据更加精准,以刚才的例子来说,原来只能做到保留三位小数,而引入我的技术之后,我可以让它保留到五位、六位,甚至是七位。你们不要小看这些数,这几位不起眼的小数将会产生巨大的偏差。就好像你在地球上偏差了一度角,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度角,就会使你到不了月球,见不到嫦娥妹妹,哈哈。”说的兴起,贾俊峰和在场的记者朋友开起了玩笑,严谨而又幽默,使工作环境的紧张感和初见的距离感大大减少,气氛很是融洽。
岩土工程勘察智能化倡导者和忠实的践行者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伟平曾这样评价他:“就目前中国的岩土工程技术而言,我们国家有着飞跃式的前进,但还是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精确数据结果,而贾俊峰的技术就可以准确找到一个数据聚合点,使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度。”贾俊峰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智能化的倡导者和忠实的践行者,除了“地质勘查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外,近年来还基于大数据算法还自主研发了“岩土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山地建筑韧性评价系统及方法”等多项领先于时代的科研成果。
一系列技术成果的研发成功让贾俊峰在业界声名鹊起,行业影响力日益增强。2018年12月,贾俊峰荣获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协会共同举办评选的“2018中国地质工程应用技术自动化突出贡献奖”。中国地质学会是同行业最专业、最有价值及最有影响力的协会,而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协会在中国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本次获奖不仅在贾俊峰的从业生涯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给予了他充分的肯定,让他对于继续在这个行业这个方向上研究下去充满了信心。
引领发展新格局,力促智能化岩土工程技术的国际化推广
提及未来,贾俊峰眼中闪现出一丝精光:“岩土工程之路,漫长而遥远。首先我会通过我的技术,使我们的国家基础设施建筑更加完善,接下来,我更倾向于把它推向国际化,事实上,我目前已经着手与国外的同行业企业联系,以便我的这些技术成果的国际化推广。同行业相比较之下,德国和美国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较强的国家,德国在岩土工程方面有岩溶水勘查的先进技术,而美国更是为升级美国道路、机场和其他公共工程发布了计划投入1.5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对于体量如此庞大的基建计划,技术上的任何升级,都会带来工程质量、工程效率、工程成本等方面的巨量优化。而我研发的技术,针对的正是工程建设的这些核心要素,以‘地质勘查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技术为例,它就引入到了广州地铁新开线路的地质勘测当中。在地铁建设中,施工方法的选择对结构形式的确定和工程造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地铁又一般是建在地下,地下一般是由很复杂的岩土构成,我的这项技术针对地裂缝地质体对三维建模进行了可视化,正面解决断面结构形状、线路线性勘测难的问题,使之前单一标段的勘测及后续建造成本下降了36%,工期照原先相比更是节省了15%的时间。未来如果这些技术应用于美国基建工程,不仅将大大降低工程前期地质勘测的成本,提高其精确度、安全性,而且对于后续的主体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我认为,基础建设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而科技是没有国界的,我希望我的技术能够应用到世界上更广阔的地方。”贾俊峰说。
短暂的采访之后,贾俊峰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我们相信有朝一日,他以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岩土工程建设技术会成为中国一张响亮的名片,代表中国走向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