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如祺出行接入滴滴,专业化分工合作或是趋势

2019-09-04 14:55:20 来源:如祺出行接入滴滴,专业化分工合作或是趋势 作者:-

近日,广州的用户发现滴滴出行上又多了一个第三方出行服务——如祺出行。一时间,业内为如祺出行发展的速度感到惊叹:刚刚上线才2个月的如祺出行就能并入移动出行的第一阵营?

滴滴已经不是原来的滴滴

据悉,如祺出行是由广汽集团、腾讯、广州公交集团、滴滴出行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开展的创新移动出行业务平台,投资总额逾1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自带光环。据业内分析,滴滴接入如祺出行不仅仅是为了整合资源,更是整个移动出行生态衍变的重要一环。

现在,广州用户可通过滴滴App进入打车服务入口,选择同时呼叫,输入出行起始地点后,即可选择包括拼车、快车、出租车、礼橙专车、豪华车等滴滴平台提供的出行服务,当然,也包括第三方如祺出行。根据提示,如祺出行的用车价格基本与滴滴快车价格持平。

图片1.png

2019年5月开始,滴滴出行在成都接入了同程旗下的秒走打车。7月,滴滴宣布正式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向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开放。此前,滴滴先后与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东风出行、一汽运营的网约车等第三方服务商陆续接入滴滴网约车开放平台。滴滴希望能够通过实施网约车开放平台计划,与出行服务商、汽车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对于滴滴来说,采取聚合模式确实有一定好处。当前,地方对于网约车市场的监管愈发严格,不管是对车辆还是司机都提高了门槛,不合规的车辆和司机已被拒之门外,这也导致了部分城市出现运力不足的情况。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有助于其充分利用更多的运力,更好的实现流量聚集,为平台实现盈利提供更多帮助。

今年以来,滴滴出行的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滴滴加速聚合平台发展规模,丰富平台服务,整合优质运力,更是为了对抗来势汹汹的美团、高德的大招。

滴滴注定不只是一家出租车公司

早在2018年,滴滴出行与31家汽车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洪流联盟,提出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并面向未来出行用户与车主建立服务平台。之后的网约车开放平台成立,也标志着洪流联盟的进一步落地,滴滴将会利用网约车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运营管理经验,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平台、供需匹配和交易策略、运营等全面的行业能力支持。

此次如祺出行并入滴滴出行平台,是滴滴洪流联盟进一步的拓进,也可能是滴滴构建未来新出行生态的关键一步。按照滴滴与B2C出行合作的模式往下发展,可以设想未来的滴滴出行平台是这样的: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成为生态里的两个相对独立体。即滴滴出行以互联网信息业务为主,而线下部分的运力运营、车辆、司机端管理、硬件服务等让更为专业,同时具备线下资源优势的合作伙伴来实现。毕竟,腾讯的基因始终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而不是出租车公司。

1567580091394404.png 

专业化分工合作或是趋势

未来移动出行平台出现线下与线上一分为二,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体系,这种猜测并不是没有根据。纵观移动出行行业,滴滴出行已经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出行帝国,它的优势在于对互联网服务、产品的打磨和创新,线上用户流量的运营,出行大数据的应用。而线下的车辆、司机、车队的管控始终是滴滴出行一直无法突破的短板。任何一个行业进入成熟期的时候,将进入成本、服务、产品、品牌的竞争。每一个企业都应去做它最擅长的事情。

滴滴不太擅长的事情,对于带着传统汽车制造商强大背景入局的出行品牌来说,可能会轻松很多。

以如祺出行为例,它依托广汽集团强大的汽车智造实力,目前运营车辆涵盖广汽新能源GE3 530Aion S,广汽丰田雷凌双擎等多种优质车型,车辆类型丰富,体验舒适多元。据了解,目前如祺出行的平台系统已经介入主机厂车联网系统,两端数据的打通,大大提升了如祺平台的运营能力,时程匹配将更完善,行车路线规划将更精准,司乘安全包保障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车辆终端上的研发,如祺走得也很坚定。据了解,目前如祺出行与整车企业密切合作,深入推进智能网联定制车型的研发与应用

除了车辆保障外,如祺出行在司机队伍建设上也下了大工夫。据了解,如祺出行所有司机都是经过多重考核和资质验证的专职司机,专职司机无论是培训的体系化,还是管理的规范化,都有明显优势,最终也能更加有力的保障服务品质和行车安全。

近日,如祺出行已经接入滴滴出行平台,使用滴滴出行APP即可便捷体验如祺出行的服务。不难看出,这两家出行平台,虽然商业模式不同,但还是在不断寻求合作共享出行的基本意义,便是通过智慧出行联接精彩生活,不同商业模式的出行平台,都要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优化产品品质和服务。放眼整个移动出行领域,互联网基因出行平台与主机厂背景的出行新势力联手,构建多元化出行生态,或许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1567580478521813.png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