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滕学军:专注电力智能化领域,领航技术发展二十余年

2019-09-30 13:34:41 来源:- 作者:-

滕学军,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杭州美满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他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电力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发展。过去10几年,他在电网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大数据领域,可以说都是勇于创新的弄潮儿,所开创的事业不少到现在还在普遍运行。这背后源于滕学军多年来一直坚持促进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创新路线,密切关注储能电站智能化发展,潜心研发,推出紧贴时代需求的新产品,成为这个行业名副其实的先行者和领军者。

专注核心:储能电站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1996年,滕学军和伙伴们共同创立新世纪公司,借着华东地区在全国发展的先机,滕学军前瞻性地大量投入人才和资金,向国际最先进的公司学习成熟通用的信息化技术,并和IBM、SAP等业界巨头建立了代理和研发合作伙伴关系。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跟随国际脚步,开始实施通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升电网产业的管理能力。然而,因为电网产业规模和功能发展非常迅速,部门系统建设无序发展而顶层设计和中心建设缺乏,使得电网信息化在基本技术和设计思想远远落后于国际化跨国公司。于是,国家电网于2006年适时推出集团管理智能化的战略构想和执行计划(即SG186)。

早在之前SG186提出的2-3年,滕学军的新世纪公司已经和sap形成研发联盟,优势互补,sap公司提供核心平台和通用核心功能,而新世纪公司发挥深耕客户需求、本地研发能力强的优势,共同研发一套既发挥sap系统核心优势、又符合中国电网实际的管理智能化系统。这一举措与SG186的方针不谋而合,新世纪也顺势将这套SAP融合PMS系统、KPI系统先从浙江、上海等区域落地,再拓展全国。

经过了这么多年,新世纪已经基本转型到其他业务领域,以前所开发应用的具体系统已经陆陆续续被更新换代,当前国电电网的系统已经远远比当初先进非常多。但是当前系统的核心架构思想,依然延续了滕学军及其新世纪团队所作的开拓性的模式,即“sap为脑,专业应用为肢体、统一的数据结构和管理全流程为神经系统”。

专注倾心:储能电站运营管理的智能化

在实现储能电站智能化运营管理方面,滕学军则专注在电表智能检测和线损分析两个维度。

电表是电网系统使用最多的客户端计量设备,一个电表从生产厂采购来以后,要经过质量检定、物流、安装调试、损坏回收、维修后再检定的周期;其中计量检定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单一个浙江省电网公司,每年需要安装更换电表600多万只,全国每年总计数亿只。之前,电表检定的工作全部人工完成,费用高、效率低下、且出错率高,过去几十年一直是电网的老大难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滕学军受到杭州卷烟厂烟叶拆包、打包的全过程智能化流水线启发,和技术团队讨论,在电表检测上模仿烟厂,引入智能化流水线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分析,滕学军发现世界上还没有成熟的电表检定流水线系统。但是国内已经具备实现这个设想的关键技术要素。滕学军团队在完成了基本的系统架构设计以及主要设备选型的初步工作后,经过近1年的反复试验,在绍兴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电表检定智能流水线,经省公司的专业机构评测,检定效率比人工方式提高20倍以上,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出错率只有人工方式的5%左右。随后浙江省全省的电表检定全部转移到智能化;再经过5年时间,国家电网已经建立了以各个省为中心的电表检定智能流水线系统,直到现在各地的流水线每天不停息运行,把一块块合格的电表送到千家万户。这一切,都起源于当初滕学军和其新世纪子公司德创公司的大胆创新和勇敢实践。

和电表相关的另一个长期问题是电网的线路损耗(简称“线损”),电能在传输线路上的发热,有自然的物理损耗,之外,由于电路末端拓扑结构出错,以及人为的窃电行为,造成线损大大高于物理线损,给电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前尝试用各种人工现场检查作业方式,结果往往得不偿失,收回的线损收益不足以平衡人力支出。

于是,滕学军和其团队冒出了用大数据分析改善线损治理的想法,基于电网公司积累的丰富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不断训练基本数据模式。根据一个区域电网的实际使用,目前该模型的数据分析异常与现场检查实际问题的比率高达80%,并且短短2个月,就在该小型区域,追逃处罚窃电款超过1000万元。

为了更好精进技术,滕学军还在美国投资了一家专注于采用大数据技术解决电网的核心问题的公司,该公司在电网运行检修及预测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东京电力、美国部分区域电网公司、墨西哥电网、西班牙电网都是他们的典型用户。目前已经在大数据建模技术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联合在一起,共同开拓中国和国际电网的市场。

专注发展:储能电站运维管理的智能化

滕学军对于电力智能化行业的追求没有止步,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出现,去挑战和创新。滕学军说过去十几年,中国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西北地区的能源的需求有限,西部电网负荷容量也有限,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造成电源端的输出,越来越超过西北电网的并网负荷容量,这样,多出的电能只能被抛弃,简称“新能源弃风弃光问题”,该问题越来越严重,在2016最高峰的时候,整体“弃风弃光率”超过25%,这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年度高达数百亿,政府非常心痛。

1569821668266104.png 

2016年末,滕学军提出一个设想,用电池储能解决西北的“弃光”,就是在发电高峰用电池存储超出电网负荷的多余光伏电能,在低谷把电池的电能释放给有多余负荷的电网。经过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滕学军的新公司美满科技和青海电网一起,提出了”共享储能云网“系统的概念和平台架构,专门解决青海及西北的”弃风弃光“问题。目前腾总公司已经在申请“一种基于典型弃光场景的弃光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申请,该平台目前正在青海格尔木现场工程建设当中;同时滕学军的美满科技和甘肃也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甘肃电网的“共享储能云网“,解决同样的问题。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