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关于2019年三季度舆情工作总结及四季度舆情研判的报告

2019-10-15 15:48:14 来源:- 作者:-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

根据贵局《关于落实舆情管理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京银监办发[2013]9号)文件要求,现将我行三季度舆情工作总结和四季度舆情研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季度舆情情况

    三季度,在贵局的指导下,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行声誉风险管理效果继续稳步提升。通过加强舆情监测、前移监测关口、提升处置效率、开展声誉风险培训、组织声誉风险排查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我行舆情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三季度,我行未发生声誉风险事件。舆情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加强策划,保持较高新闻曝光率。行新闻宣传工作紧密围绕年度工作重点,以科技创新、阳光理财、打造“名品”等为主题,日常通稿发布与主题策划两手抓,持续进行宣传。《不忘初心使命 竭诚为民服务》、《联结世界的兄弟,打造蓝黑生活 光大银行携手蓝黑军团推出光大国米主题信用卡》、《你距离成为“海岛大玩家” 还差一张信用卡》、《光大手机银行上线“阳光好医生” 》、《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光大银行2019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6.63%,净利润增13.17%》、《光大云缴费用户数突破2.7亿 缴费服务突破6000项》、《光大银行率先成立数字金融部 力推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业务转型 探索新零售发展模式 光大银行零售客户突破1亿户》、《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准开业》、《心系民营经济 聚力中国制造 光大银行邀请民营制造业企业在深座谈并签约》、《光大银行业内首推手语视频服务》、《用雷锋精神服务伟大军人》、《光大信用卡826去嗨节燃爆万达优惠》、《共同抵制金融诈骗 合力谱写金融华章》等业务推广、服务宣传稿件受到媒体普遍关注,有效提升了我行品牌形象。

是继续加强舆情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声誉风险。通过对纸媒、网络、微博、贴吧等传播媒介中涉及我行的舆情信息7*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及时发现敏感信息,妥善处理媒体关系,有效防范了负面舆情的发生。通过微信工作群加强与条线、支行的日常联系,及时掌握我行各条线、各支行的舆情信息动态,同时传达贯彻监管机关舆情管理的部署安排,确保不良舆情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是做好风险提示,加强主流媒体关系维护。针对社会上电信诈骗、盗刷类事件高发,客户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活动频繁,我行指定专人进行专项监测,对业务部门做出风险提示;不断加强主流媒体关系维护,配合贵局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宣传活动,并通过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扩大受众面,增强广大客户及社会公众防风险意识和能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是完善日常管理,提高声誉风险防控能力。为切实增强全行声誉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舆情管理能力,明确要求各部门和支行“一把手”负全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放过任何舆情风险点。9月末起,开始按照监管机关要求,加强国庆前后舆情监测管理,要求辖内所有支行执行舆情零报告制度,每天各行安排专人负责按时报送支行当日情况至分行,分行汇总后及时上报监管机关。

二、四季度舆情研判

四季度,我行将时刻关注监管动态,继续加强声誉风险防控工作,避免相关舆情的发生,为维护北京银行业平稳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加强策划,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水平。我行将进一步创新宣传思路,在专题策划、概念提炼、传播包装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我行新闻宣传的深度和渗透力,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专业水平。准确研判行业舆论方向及媒体需求,贴近热点,贴近受众,提升传播的关注度和到达率。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媒体”日常沟通网络,不断提升媒体应对及管理能力。

二是加强舆情监测与管理,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我行将进一步落实舆情的监测、反馈、处理程序,完善舆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机制,进一步畅通舆情信息沟通渠道,搭建好舆情工作信息管理平台。根据贵局和总行要求,积极建设网络评论的应对机制,提高舆情应对的及时性、实效性。按贵局要求坚持做好每日舆情零报告,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避免负面舆情发生。

三是强化舆情管控,维护银行业良好形象。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涉及银行业的舆情尤为敏感,直接影响到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我行将根据监管机关及总行舆情工作的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执行监管政策,适时调整舆情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舆情联络员、新闻综合员的管理和培训,形成工作合力,建设全行关注、全行参与的舆情管理格局,维护光大品牌和首都银行业良好的声誉形象。

特此报告。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

                           ○一年十月十

责任编辑: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