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宝剑锋从磨砺出:张智渊——从一线走出来的电力工程智能化专家

2019-11-11 10:16:47 来源:- 作者:-

1573438594567476.png

他是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生产技术处的一名电力工程师,至今已经在一线岗位摸爬滚打了十余年。十多年间,他不但修炼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通过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原创性技术研发,为推动中国电力工程智能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力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就是第六届中国电力建设智能化先锋奖·先锋人物奖获得者张智渊。

2006年,带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怀着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的憧憬,风华正茂的张智渊大学毕业后进入包头供电局工作,在修试管理处、变电管理处、基层供电分局轮岗实习。接下来的日子,张智渊披星戴月、马不停蹄,顶着寒风和大雪,在多个变电站之间来回穿梭,人们经常看到他拉着着师傅和其他同事刨根问底,不懂绝不罢休的样子。白天研究设备食不香挑灯夜读不安。经过潜心钻研,不断实践摸索在寒来暑往的磨砺中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迅速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2009年春节前夕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500千伏宁格尔变电站220千伏CVT急需停电更换但当时负责的技术人员由于生病住院,供电局领导听说张智渊是这方面的专家,立即致电包头供电局请求援助张智渊接到通知后冒着零下20多度的气温立即驱车前往,当时正下着大雪,张智渊和几名同事被吊3米高校正设备旁边进行安装二次接线。由于风雪和严寒,人站在半空不到十分钟就会冻僵,但张智渊丝毫没有退却,刺骨的寒风令瑟瑟发抖鹅毛大的雪花渐渐覆盖了的全身。仅仅2天的时间,所有电力设备便全部更换调试完毕张智渊也因此受到单位的嘉奖。

由于多年来潜心钻研业务,张智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因此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为同行们所称赞的业绩。包头市内多个变电站基建工程二次验收过程中,及时发现了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存在监控信号上传方面的设计缺陷;在主变风冷二次回路进行验收时,他又发现主变工作冷却器故障不启备用等缺陷并进行了维修改造避免了这些设备“带病”运营。正是凭借业务上的专精,张智渊不仅成为包头供电局的“明星工程师”,而且在整个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都赫赫有名。工作至今,张智渊带领技术人员先后完成340多台套超大型力设备的故障维修、更换改造工作;完成12次外送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扩容改造。至于他解决的各种电力设备疑难故障,更是数不胜数。

工作上的成绩并没有让张智渊感到骄傲,反而给了他无穷的动力。近年来,他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力工程智能化领域。在张智渊看来,电力工程智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力设施智能化,即通过传统的电力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融入先进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使电网本身能够感知运行状态和健康状态,不仅能够主动反馈,还可以远程操控和管理二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形成所谓的电力物联网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数据充分应用于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管理水平,进而让数据真正成为一个电力企业的要素资源,甚至成为配置其他资源的关键要素。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力企业实现向智能电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

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他更加努力钻研业务广泛涉猎相关专业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之路。功夫不负苦心人,张智渊的努力从2016年开始终于获得了回报,近几年来,他先后自主研发出了智能化电力工程规划设计系统V1.0、应用于智慧电网的电力调度云平台V1.0、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电力安全管理系统V1.0、开放式电力大数据分析系统V1.0等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填补行业多项空白的先进技术成果,此外还有多项相关技术发明成果正在申请专利。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靠自己,靠钻研,张智渊用自己十余年的青春韶华,换来了中国力事业的更好发展。他坚信,只要不忘初心,一定能够见证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的“万家灯火守护者”的奇迹。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