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正文

刘仲华院士:十年冷板凳,让茶叶“粉末”登场

2019-11-27 14:21:52 来源:- 作者:-

“让喝茶像喝速溶咖啡一样便捷”——茶学院士刘仲华

图片1.png

撬开茶砖,精确夹出8——10克的黑茶,投入煮茶器中,倒入矿泉水,选择相应档位,等待5至10分钟···喝茶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与传承。但是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一想到如此复杂的喝茶程序就让人望而生畏。想喝茶的人烦恼,卖茶的人也烦恼。忧天下之忧,刘仲华院士十年攻关,将速溶茶带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图片2.png 

中国茶叶深加工的起步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农学院、湖南长沙茶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先后开始了速溶茶的研制工作。在国家外贸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湖南长沙和上海率先实现了速溶茶批量生产,并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进入80年代,茶皂素、茶多酚的提制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把中国茶叶深加工的研究转向以茶的有效成分开发为重点。

在上世纪90年代初, 刘仲华将科研的目光瞄准了茶叶深加工研究,即把茶叶中的有效物质与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出来,应用转化到健康食品、天然药物、功能饮料、天然化妆品中去,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和产业效益,扩大茶叶的消费市场空间。

 经过10余年的艰苦攻关,刘仲华率领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茶叶功能成分 (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咖啡碱、茶多糖等)的现代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和高品质速溶茶提制新技术。这一绿色、安全、高效的中国技术,就像打开茶叶功能成分利用宝库的钥匙,使茶叶提取物从美国膳食补充剂原料的第25位跃升到了第4位,也使中国在茶叶提取物研究领域从跟随者跃升为引领者,为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刘仲华说:“上世纪90年代,在茶叶深加工的茶提取物领域,我们是跟在美国、日本、德国的后面跑,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推广,如今,我们在技术创新、装备条件、产业规模、品质水平等层面,都已经成了世界的引领者。

图片3.png 

现在,喝茶已经变成了很简单的事情,茶叶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的形态。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想要喝最纯正健康的茶,速溶茶是极佳的选择。一杯常温的水,把速溶黑茶粉放到里面,随意摇几下,就成了一杯醇厚甘甜的茶。轻轻茶就是这样,以一支1克的小容量,携带了8克茶叶的营养成分。一撕一泡,极其方便。

图片4.png 

无数的事实证明,传统的事物要有创新才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茶叶产业也是如此,应根据人类生活方式顺势而变。刘仲华院士投身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传承,这是科学家的使命和荣光!

责任编辑: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