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正文

持续扩大内需

2020-08-06 10:59:07 来源:- 作者:-

在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下半年部署和做好经济工作时,提出要不断扩大内需,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要加快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要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城市群与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机制创新。


就目前中国经济而言,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应该如何有效扩大?"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1.扩大最终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1.4%,但与第一季度相比,下降幅度缩小了7.6个百分点,表明市场销售正在逐步改善。


目前,扩大内需对稳定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社科院评估主任景林波说,去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7.8%,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充分发挥超大市场的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将为我们克服流行病的影响,应对经济压力,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提供有力的工具。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大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将逐渐转向内需驱动的方式。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中国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进一步缩小,我们不能再单纯地把重点放在出口导向型经济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说,继续扩大内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新期望。


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空间,以消费需求为例:中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市场需求规模巨大。"国内对老年人、体育、医疗保健、儿童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如何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优化供给,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今年上半年,我国升级商品销售迅速增长,在一些离线消费受阻的情况下,网络新消费迅速补充了这一地位,成为消费的新亮点。


消费"是最终的需求,它不仅是生产的最终目标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直接体现。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政府研究院)院长张占斌认为,在下一阶段,要落实保护市场的主要任务,帮助企业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促进各类商场恢复工作和市场,消除终端消费障碍,促进消费复苏。"只有当生产经营正常时,消费需求才能逐渐升温,才能与生产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近年来,‘海外淘’越来越受欢迎,这表明居民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也反映了我国一些中高档物资的短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部部长魏济刚认为,下一步要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建立适应消费升级的多元化供给体系。


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说:"下半年要更加努力发展消费能力。"景林波认为,让居民花钱的前提是稳定就业。张占斌建议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2)扩大有效投资,稳步开拓未来


扩大有效投资,不仅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可以弥补历史拖欠,有利于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投资乘数效应大,受疫情影响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许多专家表示,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是应对疫情影响和当前压力,巩固未来发展基础的重要手段。



扩大投资是必要的和有潜力的。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景林波认为,目前中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仅为发达国家的20%至30%,在养老、抚养子女、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生活领域仍存在许多不足,新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前景也十分广阔。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扩大有效投资?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到中高端的关键阶段。受疫情影响,许多实体经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能力和积极性下降。张占斌说,各地要实施减税、减费、融资成本等救助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从政策上加强对制造业R&D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通过政府资金提振企业信心,引导金融机构在雪地上排放碳,共同推动制造业动力的转变。


针对缺点,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支持投资增长的重要起点。"张占斌认为,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就要更加注重效益,把钱用在刀刃上。要精心挑选有利于弥补缺点、调整结构、有利于民生、经济效益明显、工作早晚的重大项目,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旧城改造、停车场建设等,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优化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今年上半年,私人投资达到15.7867万亿元,同比下降7.3%,比第一季度下降11.5个百分点。需要增加对社会资本投资的意愿。"近几年来,私人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0%左右,这是稳定投资的关键。"张占斌认为,下一步要继续把重点放在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上,进一步理清企业投资兴旺发达的困难,通过深化改革引导企业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魏济刚建议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社会资本有公平、广泛的投资机会,参与各类项目。


(3)以新的城市化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以新的城市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城市群和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近年来,我国新城市化建设得到了蓬勃有序的推进,逐步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动力。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伟表示,目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供给与人口规模不匹配,投融资机制不完善,下一步应从改造老城区入手,以县城城镇化为出发点,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要坚定地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需要找到投资与消费的结合,新的城市化可以发挥这一作用。"张占斌认为。以加快县域城镇化为例,从投资潜力的角度看,去年我国县域市政公用事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市级以上城市地区的1/2,过去存量缺口甚至更大。从消费潜力来看,去年县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县级以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3。如果能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将导致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推进城市群与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可以突破城市化的瓶颈制约,魏济刚认为,下一步要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城乡和不同城市之间产业、人才等资源的自由有序流动,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和集聚作用发挥良好的作用。

我们将加快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实施。专家们说,这些都指出了扩大内需的重点。


新的基础设施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对于中国稳定增长、调整结构、造福民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改革的历史机遇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都有很高的投资热情,政府部门要抓住形势,因势利导。魏继刚分析:要加快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改进高层设计,搞好总体布局,还要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做大蛋糕,共享机遇。


重大战略工程要加快实施。‘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左岸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启程,深中通道沉管安装逐步到位。近期,科技,能源,交通等重大战略工程进展顺利,捷报频传。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在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跨江重点跨湾大桥,引江济淮等建设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谋划推进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如西宁至成都铁路,兰州枢纽机场改扩建等。


增加投资,不仅有助于减缓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而且对扩大内需,长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张立清说:"一方面,要加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基础设施刚刚起步,投资和就业相对有限,还需要加强以大都市区建设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