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记中医药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领路人——尚梓阳

2020-10-27 10:11:06 来源:- 作者:-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一门医学科学,具有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领路人,北京市亚华山海药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尚梓阳在多年的中药科研道路上锲而不舍、坚韧不拔,为传统中医药的与时俱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动态、辨证的观点把握生命、疾病和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药及其制剂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和多靶点协同作用等特点,在防治复杂疾病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作为拥有完整中药学教育背景的中药材鉴定、炮制、配伍,中成药研发和临床治疗专家,尚梓阳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极为深刻,而且也有着强大的学术积累。

一名优秀的中医师、中药师需要很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医药行业优秀的大师级人才特别少的原因,当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时,这“一少一多”的对比就变得特别明显,而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农药、化肥、重金属超标,中药材的品质也在不断下降,这就导致了患者经常服用的中药在药效上打了折扣。正因为如此,中医在前些年仍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图片1.png

尚梓阳正在对其他药师进行中药材性状及药效讲解

针对上述重点、难点问题,尚梓阳早就进行了思考,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转化为了实际行动,尚梓阳认为:“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从业者,要想让中医药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与时俱新,只有将新技术运用于中医药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其疗效,真正让患者广泛受益。”为此,尚梓阳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子技术、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发出了一系列与中医药研发生产、临床应用相关的突破性关键技术,开辟了中医药智能化技术研发的新纪元。

2017年,尚梓阳发布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中药材鉴定系统V1.0,这项技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与中药材的鉴定进行了深度融合,通过与外部终端设备如图像扫描仪、激光扫描仪进行连接,可以对需要鉴定的中药材进行精准的模式识别,并与系统在全网采集、存储的各种药材信息进行比对,准确鉴定出中药材的种类、品质。由于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深度学习和专家系统,并通过药材鉴定方面的自我学习与训练,该系统具备了极为强大的鉴定功能,可以对药物的产地、性状、药效等进行精准分析与判定,改变了过去中药材鉴定过度依赖药师个人经验,并且鉴定结果“定性不定量”的弊端这不仅规避了盲人摸象般的试错路径,还能大幅提高中药材流转的效率,以及新药研发初期进行原料药筛选的成功率,最终大幅降低重要流通、研发成本。因此该系统一经发布,便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优势与功能。

2018年12月16日,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与中国产业科技发展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大中华地区中医药科技先进成果奖颁奖典礼上,尚梓阳研发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中药材鉴定系统V1.0这项技术成果,“由于创新性极为突出、技术含量极高、应用范围极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被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属于大中华地区中医药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的卓越典范”,荣获了第六届大中华地区中医药科技先进成果奖·特等奖,这是大中华地区中医药行业一项重量级权威大奖,往届获奖者不乏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这样的泰山北斗,尚梓阳的获奖也意味着他真正迈入了中医药行业领军人物的先进行列,而这样的人物在全国乃至整个大中华地区也不过寥寥数人。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获得这一业内重量级大奖的几乎同时,尚梓阳携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中药材鉴定系统V1.0、基于诊断数据的中药处方定制专家系统V1.0、基于分子结构解析的中药方剂研发系统V1.0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开展的原创技术标准化二次开发工作也全面完成,并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全国有100多家制药企业、中医院、第三方检测鉴定平台等都在应用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中药材鉴定系统V1.0。两年来,这项技术成果在中药材鉴定方面的准确率始终保持在99.99%以上,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也节约了35%—70%。以中药新组方研发阶段的辅助鉴定、检测为例,仅最近一年来,该项技术成果就参与中药新组方的研发1000多种,累计药物鉴定次数40多万次,累计节省新药研发成本30多亿元,并由此使中药研制技术向着智能化迈进了一大步。

图片2.png 

尚梓阳正在对中药真伪质量鉴定算法进行优化迭代

当然,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化中药材鉴定系统V1.0只是尚梓阳科研成果的冰山一角,他研发的基于诊断数据的中药处方定制专家系统V1.0、基于分子结构解析的中药方剂研发系统V1.0两项技术成果更是受到全国数百家医疗机构和药企的青睐,在中药处方定制、中药研发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医师人才短缺、医患比例失调等问题。

此外,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尚梓阳也都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因为成果卓著、贡献突出,尚梓阳还在年初获取了2019中国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奖·领军人物奖一等奖的荣誉证书。但他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获奖的喜悦,就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断了日常工作轨迹。对此,尚梓阳不仅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反而充满了斗志:“一个医生,不论他是中医还是西医,面对疫情,都要勇敢地冲向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医药工作者的使命!对我来说,跟新冠病毒作斗争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动自己的大脑,研发出更多、更实用、更有效的药物、成果,用它们来消灭病毒!”

凭借自己多年来对于中医药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于智能化技术的有效掌握,尚梓阳在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仅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通过基于分子结构解析的中药方剂研发系统V1.0研发出多项抗新冠中药组方,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普及,为国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如此,身为中德医学协会常务理事的尚梓阳还积极履行自己作为行业协会领导人的职责,践行普天之下皆如至亲的中医传统医德观念,在奋力对抗国内疫情之余,还不忘将宝贵的抗议经验和先进的药剂成果介绍给德国,以便帮助友邦人民抗击疫情,共度时艰。

我们期待着,这位中医药智能化发展的引路人,能够研发出更多先进的技术成果来对抗疫情,能够将中医药行业发扬光大,让它走向全世界。(李成祥撰)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