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临轩美术馆开馆暨“色泽雅境 ”陆琦油画展开幕
作者署名:戴卓蕾 文/摄
温州有了首家乡村美术馆1月10日,瓯海区金临轩美术馆举行开馆仪式,同时举办了温籍著名画家陆琦油画展——色泽雅境。
艺术名家林剑丹、马亦钊、戴宏海、吴绶缟、蔡瑞蓉、张成毕、何元龙、吴永龙、陈子胄、蒋健文、厉靖、程治国等,汇聚这个处于茂林修竹、阡陌纵横间的乡村美术馆,观赏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陆琦近年来在创作《见证——“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鸿篇巨制的同时,绘制的多种题材的油画精品。
画家陆琦、金临轩美术馆馆长杨一樵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报告提出奋力开创文化温州引领新局面等阐述,深受鼓舞,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温州首家乡村美术馆和这次画展,团结更多的温州和温籍画家,合作举办一系列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助力文化温州建设。
乡村美术馆让作品更有亲切感
记者:您为什么将首个温州个人画展选择在一个乡村美术馆举行?能不能讲讲与温州的情缘?
陆琦:我是温州人,大学毕业,我曾经去西北工作过几年,后到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多年,现是在杭师大美术学院任教,这次画展是在温州的首个正式个人画展,实际上我在80年代初曾经在温州文化宫举办过一个小型油画展,都是新疆写生的作品展。这次正好我的朋友杨一樵打造了金临轩美术馆,邀请我做一个开幕展,我就欣然答应了。这个美术馆开在乡村,又离市区很近,自然环境特别好,比较符合我这批作品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心和自然的融合,在这个环境中作品会显得特别具有亲切感。
“江南鱼王”展出会“说话”的鱼
记者:您的很多作品具有东海、西北、新疆或者异国风情特色,还有很多会“说话”的鱼能讲讲这些作品和背后的故事吗?
陆琦:我出生在东海之滨,对东海当然怀有很深的感情,也是我创作的源泉。我的大学毕业创作,画的就是东海渔人系列,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年9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有个“从不可见开始:埃乌琴·博巴与中国当代绘画”展,其中就有我这张毕业创作,画的就是东海渔民。后来我又创作了很多渔民系列的作品。
在我的众多作品里,我还曾以鱼为题材,画了很多相关鱼的作品,从鱼的灵性到哲理的层面,都有独到的表现,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被艺术圈称为“江南鱼王”。这次展出与鱼相关的作品有《双鱼对游》《双鱼竞游》《化石与鱼(瞬间与永恒)》等。西方油画里喜欢画的一般是砧板上的鱼,而我的《双鱼竞游》突出的就是鱼是活的,有灵性,让鱼会“说话”。
我因为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北工作,西北的辽阔草原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体验中,使我早期的创作作品中增加了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特色作品。
这些年我还经常在国外游历、采风、写生,尤其是在欧洲,画了不少异域风光,这些作品追求的是色彩、光影、笔触以及对景色的自我理解和个性表达。这次展览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
《双鱼竞游》
《化石与鱼(瞬间与永恒)》
为建党100周年创作鸿篇巨作
记者: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展览中也看到您创作了回顾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展现伟大成就的作品资料,能介绍一下吗?
陆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两年前,我受中宣部和中国文联委托,创作大型美术精品工程项目《小康目标》,现在正在做最后调整阶段,作品800x300cm,完成后作品将永久陈列于新建的国家级博物馆。
另外,我还正在创作的一幅大型的油画作品《消灭血吸虫病》,也是今年建党100周年的全国项目,作品完成后将永久收藏陈列于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纪念馆。
这之前,我还创作过与建党100周年相关的作品,如《明灯——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39年)》《见证——“最多跑一次”改革》《枫桥经验》 等这些作品都收藏于浙江省美术馆和上海中华艺术宫,也将在建党百年之际,陆续在各个博物馆同时展出。
《明灯——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39年)》
《枫桥经验》
记者:您对建设文化温州有什么建议?
陆琦:温州在全省来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开创的温州模式,影响全国。温州还要加大文化领域的投入。在一个城市,美术馆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温州既需要加快建设大型美术馆,又要打造更多的小而美的乡村美术馆。待温州美术馆建成时,我希望把我的一些大型作品在这个新美术馆展出。我很期待!
乡村需要美的展示美的熏陶
记者:这个乡村美术馆为什么会选在泽雅,选址的过程有什么故事?
杨一樵:我的夫人是泽雅人,从小在泽雅山水间长大,我们对泽雅都有深厚的感情。泽雅是温州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风光清幽秀美,并且温州的乡村已发展到全面小康阶段,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需要有美术馆,进行美的展示,美的熏陶。这些都触发了我们在此建造一座“乡村美术馆”的想法。
希望美术馆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依靠我们在书画界的人脉与美术馆的凝聚力量,宣传与展示泽雅的山水、历史、人文,成为今日泽雅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美术馆同时收藏展示古代、近现代名家书画,在此展开推介温籍书画家,推介新锐的一系列活动,并通过书画展示、艺术品收藏等文创活动来激发新的文化价值。
记者:这个乡村美术馆为何取名“金临轩”,可有缘由?
杨一樵:2014年,我创办画廊,我的老师著名画家谢振瓯先生非常支持,为之拟名“金临轩”,寄寓意为金喜临门、希望在前之意。 这些年来,我坚持举办艺术品拍卖会,后又推出金临轩艺术在线平台。 “金临轩”已经变成了一个品牌,现在我们就以此来命名新落成的美术馆。
知名画家和村民一起看画展
记者:为何邀请陆琦先生办开馆后的第一场个人画展?
杨一樵:经过主创人员的深思熟虑,陆琦教授是著名温籍油画家,延续了温州近代以来西画传统,并走出温州,最终学有所成的油画家代表,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些历年精品力作,引起了温州美术界很大反响,许多知名画家、美术爱好者,还有泽雅周边的学生和一些村民纷纷前来参观。大家在欣赏这些作品过程中,同时还能观赏美术馆窗外泽雅的自然画卷,我相信是一种全新有趣有意义的体验。
打造小而美的特色文化地标
记者:在乡村设立美术馆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何帮助,对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文化传播有何影响?
杨一樵:把美术馆放在泽雅,也就是如此靠近自然乡村、田园生活的地方,既能美化环境,提升自然环境的人文内涵,又能借助交通的日益便利,成为将来城市生活的延伸,让广大市民在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享受艺术鉴赏的乐趣。我们会结合泽雅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深入挖掘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把带有专业性质的内容转化成大家能够接受的、有效的公共文化产品,努力将金临轩美术馆打造成温州小而美的特色文化地标。当然,围绕这一愿景,会融合数字化技术等当代成果发展乡村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