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用科技创新引领法律服务变革
(记者 文玲)法律是文明的制度基石,科技是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法律科技生态,是法律和科技的完美融合,将成为新时代文明进步的推动力。借助现代高新科技,构建行业合作平台、打造覆盖法律行业实践、法学教育、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法律科技生态,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人们在享受更便利的生活的同时,也在追求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法律服务更加升级。将科技与法律相结合,最大化地催发法治作用,维护社会运行,维护公民利益,是我国智能化法律服务技术研究专家刘燕始终在坚持的事情。通过智能化的法律服务,刘燕为中国法律科技生态的建立健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引领了法律服务的智慧变革。
砥砺奋进 成就卓越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一天我们的身边都充斥着体量庞大的信息资源,在繁杂的信息中,我们不经意间就可能侵犯到别人的权益或者被别人侵犯权益。在以前大家都认为这无伤大雅,但是越来越多的网络侵权案件让人们意识到,在国家法治化建设越来越严谨、社会生活整体化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侵权可能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一名资深的法律专家,在多年的从业生涯中,刘燕从没停止过思考,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并影响着法律关系的时候,当传统的法律服务出现效率低下、服务面狭窄等问题的时候,她认为“科技进步中产生的问题只有利用科技才能解决”,也因此刘燕一头扎进对“如何利用先进科技提升法律服务效率和效能”的探索之中。
从业多年,刘燕对于法律行业的服务短板非常清楚,她了解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也了解寻求法律服务的对象最迫切的需要所在。因此她充分利用个人的专业优势,从行业最广泛的需求入手,成功研究出的第一个技术成果“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法律信息咨询系统”就受到了客户和法律机构的共同追捧。据悉,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使用这一技术之后,荣获“亚太律师事务所品牌指数榜单第七名”、“中国卓越综合实力律所”等荣誉,在中国、亚太地区乃至国际法律界地位再上一层楼。
在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刘燕越来越认识到,将信息化技术与智能技术应用于法律机构服务、信息检索、文书审阅、案件预测、智能咨询等领域,建立健全成熟完善的法律科技生态,通过技术变革推动行业模式重塑,是法律行业在适应时代发展中势在必行的。基于这样的认知,刘燕更加积极大胆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将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于法律咨询、文书审阅、案件分析、机构服务等各个环节,成功研发了“基于开放式数据挖掘的法律案件智能分析系统”、“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法律文件自动生成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律信息管理系统”等众多前沿技术成果。这些成果相辅相成地在面对自然人、企业、律所、政府等法律相关端口时,在解决咨询、对接、信息查找与文件处理、案情预测、案件处理等法律相关问题时,成为搭建信息时代法律服务新体系和构建法律科技生态的技术基石和技术动力。
坚持创新 技术引领
刘燕自主研发的这些法律服务领域的智能化技术成果技术先进、应用价值高,引发了同行业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些技术成果已经被中伦律师事务所、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国浩律师事务所、方达律师事务所等知名律所和法律机关引入,创造了极高的行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在中国法律界引领了一场技术服务的变革。说到对行业变革起到了引领推动作用,刘燕总会谦虚地说自己只是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刘燕也表示她热心法律技术的创新研发,愿意始终去做法律行业技术改革中的“抛转人”和“探路人”。
以刘燕自主研发的“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法律文件自动生成系统”为例。这一系统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模型进行分析,根据使用者的诉求生成法律文件文书,通过混合优化算法对文书进行处理,使其更加符合使用者要求的同时,避免单一算法得出的结论片面,保证最终呈现的文件文书符合使用者需求、具备完善法律效力、可以直接使用存档。这一技术核心关键就是“满足并发需求和多粒度的法律知识模型库”,相比市场同类技术,该模型考虑了法律文件文书的特殊属性,设计了基于概率的自适应优先级,采用了多粒度递归分解方法来获取组合方案,保证了生成文件的高度可用价值。这一技术刚刚问世的时候曾在全国32个法律机关和67个律师事务所进行试用,以远超同类技术的试用效果在业内引发了强烈的震动,许多法律技术研发人员和机构根据刘燕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效果纷纷尝试研发类似技术,行业一时风起云涌。针对这一技术引起的行业技术研发浪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曾公开表示“以刘燕为代表的一批法律科技专家用技术创新的力量,改变了法院的工作方式,大大提升了法院工作效率,使更多的案件和工作在最快的时间里完成,在同样的时间里,超过10倍的人从简单案件中脱身,超过3倍的人在复杂案件中得到结果。我们渴望有更多‘刘燕’、更多‘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法律文件自动生成系统’这样提升法律工作效率效能,改革法律工作模式的杰出人才和技术,”目前,国内法院每天生成的几万篇法律文书中,有几千篇事务性文书是由人工智能一键生成的,而几乎所有的生效裁判文书都实现了一键上网,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
行业典范 不忘初心
随着一项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刘燕凭借先进的技术成果获得了“2018年大中华区法学创新研究成果奖”特等奖和“第八届中国法务杰出人物奖”特等奖等法律界重要奖项,在业界声名鹊起,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多个在行业智能化发展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协会,如中国行业发展联合会、中国行业智能化创新联合会,邀请刘燕担任协会重要领导职务,为刘燕探索智慧法律服务提供社会性平台,使她在促进和推动法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此外,刘燕还入选了中国专家人才库,成为法律技术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踏实笃行,不忘初心,刘燕用最平和的心态,最大胆的创新,最坚定的信念,最稳健的步伐,在浮华中穿行。鲜花和掌声齐至,刘燕却没有片刻停下脚步来享受荣誉。回首来时路,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肩上的重担千斤。
刘燕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生产型向科技型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经济的发展给智能化法律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空间和越来越多的机会。除此之外,未来十年,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将越来越强,维权意识将越来越强,要求受到人格尊重和做人尊严的意识将越来越强,从公民角度来说,他们对科学的法律服务的需求也逐年增高。”面对未来可以预计的庞大市场和无限需求,刘燕指出,卷动在时代的洪流中,法律这一维护有序的社会生活的关键手段必须要力争上游、抢占潮头,才能充分发挥规范作用,而这需要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的坚持和努力,先进法律技术研发人员更是其中的关键力量,未来她将更潜心在先进法律技术研发之中,为国泰民安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