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给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记儿科专科医生陈诺文
一双手,承载着病人的希望,一颗心,不负圣洁的白衣。谈及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儿科专科医生陈诺文,“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传道授业,孜孜不倦”是同事和患儿家长对他的评价。在众人常说的又苦又累的儿科疾病治疗领域,他一路前行,初心不改,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他用精湛的医术和博爱的胸怀让很多孩子免受病痛的折磨,用大情怀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的奉献和坚守。
患儿如子,一切努力为了孩子
陈诺文所接诊的小朋友中,有很多都是肾病综合征患者,这种常见于儿童身上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患者中,43%出现复发,大约25%发展为激素依赖,少部分患儿发展为激素耐药,甚至有的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频复发性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肾病综合征,医学上的常规治疗方法是抗感染药加激素。激素治疗虽然可以快速解决潜血,尿蛋白高等问题,但很容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大,长时间过量的激素,势必会使代谢发生紊乱,造成肥胖或引起其它的疾病。陈诺文医生每每看到孩子饱受激素类药物的折磨时总是感到非常心痛,于是视患儿如子的他想到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其他药物的应用来减少激素的用量,从而降低传统治疗方法带来的副作用,减小药物治疗给孩子日常生活和成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从根本上降低儿童对激素类药物的依赖。通过大量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陈诺文医生得出了令他兴奋的结论,那就是利妥昔单抗对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是安全有效的,可应用于依赖类固醇或经常复发的儿童。
在医学科研攻关方面,陈诺文医生硕果累累。他先后发表的《香港单一中心小儿慢性血液透析五年回顾》《利妥昔单抗用于中国儿童类固醇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研究》等多篇论文,都因极高的学术价值而受到业界的关注。
每当陈诺文的最新科研成果得到同行的交口称赞时,他总是谦逊地说:“其实,是孩子给了我不断钻研的动力。”
孩子口中的“气球医生”
一提到儿科,在普通人眼里,那是鼓励与训斥相互交错,哭闹与尖叫此起彼伏的地方。不过在陈医生的眼里,那些家长眼中的“小恶魔”本质上都是天真烂漫的小可爱。本身就喜爱孩子的他,对于那些哭闹不止的孩子,也总是会想出办法安抚他们的情绪。
陈诺文医生总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的耐心与爱心不逊于孩子的家长或老师。面对哭闹害怕的小朋友,陈医生发现气球是味“良药”,一个气球就可以让小朋友兴高采烈起来。他觉得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帮助需要鼓励打气的人,于是十年前,陈医生跟随专业的老师学做气球,并在工作之余在医院内给就诊、住院的小朋友分发气球,用气球布置病房。孩子们拿到气球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也不再哭闹。一个小小的气球拉近了孩子和医生的距离,后来孩子们也都亲切地称他为“气球医生”。
大爱的奉献
业余时间里,陈医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作为香港辅助医疗服务局卫生防护组指挥人员,他通过宣传健康生活理念、普及疾病防治知识、义务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等工作,保障市民的健康。
十八年前,陈诺文医生经历过SARS疫情,所以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陈医生想尽自己的力量为抗击疫情多做点事。他除了自荐入前线抗击疫情以外,还在休息时间召集十多名义工,顺利完成了四次气球派送活动。他们所到之处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都收到了他们的打气应援,带着满满的感动继续投身到抗疫工作当中。
凭着对事业的追求,陈诺文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了大量爱心,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也多次获得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小儿及青少年医学部最受赞赏部门职员奖。面对过去的的成绩和荣誉,陈诺文医生淡然处之,他知道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他最想做的就是当一名病人信赖的好医生。
当“好”医生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工作之余,陈诺文医生参加了在巴西伊瓜苏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儿科肾脏病学会大会,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三届IPNA-AsPNA儿科肾脏学初级硕士班,在台北举行的第14届亚洲儿童肾脏病学大会等众多国际型学术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不仅广泛汲取世界各国同仁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将自己对于疾病治疗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大家,只为携手广大医学界同仁共同进步,减轻更多孩子的痛苦。
从医二十多年,做一名好医生是陈诺文不懈追求的目标。多年来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作为儿科的专科医生,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人文素养,在儿科肾病,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和新生儿复苏等多项技术方面成绩斐然。
“学医是燃烧生命的磨砺,铅华尽褪以厚德载医,既然把医生作为终身职业,就要把自己的理性、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而陈诺文所选择的,就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关乎生命,关乎孩子,这就是儿科医生。(文/耿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