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正文

一带一路非遗原生态精品展(陕西续篇)

2021-04-25 14:44:28 来源:- 作者:-

  图片1.png

2021年4月26日由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主办、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承办的一带一路非遗原生态精品展(陕西续篇)于上海大世界2F,非遗原生态厅揭开帷幕本次展览续接上期展览是对陕西非遗文化荟萃进行延伸和补充

本次展览的精品主要包括仿古唐三彩、仿古兵马俑、旬邑彩贴剪纸、凤翔草编 、耀州窑青瓷和仿古青铜器

古老的三秦大地蕴藏着数不胜数的瑰宝级非遗财富

鉴于上期展览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主办方应广大游客要求继续展出来自古老三秦大地的非遗精品

这是一场意犹未尽的体验更是一个民族为之自豪的盛宴开展当天现场的游客纷纷惊叹“真是一场精彩的展览”

 图片2.png

仿古唐三彩

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

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2008年6月7日唐三彩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微信图片_20210425144007.png

 

仿古兵马俑三秦大地

图片3.png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

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秦俑惊世

 微信图片_20210425144028.png

旬邑彩贴剪纸

 图片4.png

 

旬邑彩贴剪纸1992年荣获中国第二届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特等奖1994年荣获文化部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

旬邑彩贴剪纸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上海、湖南、广东、陕西、香港、澳门、台湾等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同时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

中国文化部先后命名旬邑县为"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剪纸之乡"、"中国民间绘画画乡"

旬邑彩贴剪纸内容以人物、动物、花卉、民俗、民歌、宗教信仰为题材以富丽堂皇、神秘诡谲、浪漫夸张的手法采用剪、贴、衬三种工艺把彩色纸粘拼、点缀完成

2011年,旬邑彩贴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美术  精美绝伦

微信图片_20210425144048.png 

凤翔草编

 图片5.png

中国以农立国陕西地区是草编文化盛行的地方因为黄河流域曾在这一片黄土地上孕育出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

陕西草编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人员曾在发掘西安半坡遗址的时候发现了许多带有“缠结、棋盘格、八字纹”等纹路的陶器物件同时在半部分陶器的底部还还发现了带有编织物的印痕

我们可以看到新石器时代的陕西先民们就已经开发出了利用草木秸秆、藤条来编织物品或图案的技能

西周时期的《礼记·典礼下》中有记载写到:“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利用草木来制作物品已经成为一种专业的技能

耀州窑青瓷

图片6.png 

 

耀州窑青瓷是指中国北宋耀州窑所烧造的青瓷窑址在今陕西铜川黄堡镇一带

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处

宋代属耀州,故名

唐代已开始烧黑釉、白釉和青釉瓷北宋以青瓷为主民间亦烧造酱色釉器

北宋中晚期是其鼎盛时代器形以碗、盐、碟、罐、瓶、盒、炉为主也有渣斗和各式小杯胎质灰白,釉色青里泛黄如橄榄色,是以煤为燃料烧还原焰所致

由于胎中所含铁分和烧成时气氛的影响器底或圈足周围出现耀州窑青瓷独有的姜黄色斑块装饰以刻花为主,线条刚劲流畅

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印花装饰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元代胎釉渐趋粗糙宋代耀州窑对各地制瓷业有很大影响 

2006年5月20日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仿古青铜器

 图片7.png

仿古青铜器是现代人根据古青铜器或古青铜器的图片仿造出来的铜器

由于现代的设备与条件的允许现代仿古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与古青铜制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各种打磨、焊接等手段

2021年4月26日,这一天的展期内容真实让人大饱眼福,享受了民间工艺美妙绝伦的作品,又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底蕴。作为一个中华人,谁能不自豪万分呢?

责任编辑: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