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财经媒体专家赖麒妃:以专业筑正道,以创新谋发展

2021-05-12 17:50:17 来源:- 作者:-

(作者:黄昱宁)作为中国知名财经媒体专家,赖麒妃拥有二十余年主流官方媒体和财经栏目的采编及管理经验,在资本市场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她宽广、前瞻的视野以及脚踏实地、深入研究的方式使得其能够准确预判经济走势,多年间在行业权威媒体中发表了众多既有宏观高度,又极具微观运作经验的文章,深受业内人士好评。

 

培养专业性,探索媒体深度

随着时代的进度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经媒体日益受到重视,市场对高素质财经记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财经媒体有着高于其他方向媒体的准入门槛,其愈发专业化的报道以及愈发细致的分工使得对财经记者的专业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赖麒妃一直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刚从事财经报道工作时,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工作结束后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利用休息时间与同事探讨经济学理论,坚持不懈地学习与经济有关的各类专业知识,夯实了自身专业基础。如今,除了以财务为基础的有关公司管理以及货币经济原理方面的财经知识,以《公司法》《证券法》等为基础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以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发布的政策管理条例等为基础的实践实务方面的知识外,赖麒妃还拥有大量关于投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以及宏观与微观经济、金融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在扎实专业基础的支撑下,赖麒妃取得了傲人的业务成就。她曾一天之内就三个不同选题对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改委进行采访,以犀利言辞评说经济市场发展趋势;她曾在“国际科学与经济论坛”筹备中,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等近三十位演讲嘉宾保持密切沟通,以敏锐嗅觉创建相关新闻专栏,吸引数十万业内人士参与探讨;她曾依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的对股市的看法,前瞻性地进行了解释性新闻为主、评论为辅的报道,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些“干货”满满的成就无一不证明赖麒妃在财经媒体领域的专业能力。

“经济、政治、社会,这些内容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对任何一个领域的认知不足都有可能造成自己的报道有失偏颇。”本着这样的观念,赖麒妃数十年如一日地培养着自身的专业能力,练就了一双洞察“新闻中经济角度”的眼睛。与此同时,赖麒妃善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挖掘,在产业链中兼顾上中下游,呈现给读者的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建立数据库,完善息信储备

赖麒妃认为,除了要具有发现新闻的基本功、用经济的眼光观察新闻、保持勤奋学习的状态以外,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还需要构建十分通畅的信息渠道,用数据告诉读者真实的情况。某种程度上讲,财经记者能否交出一份令社会、读者均满意的报道,不但在于记者是否有高水平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记者是否消息灵通,能不能总是第一时间得到信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把原创新闻发表出去。赖麒妃一直在做此方面的努力,在别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消息灵通人士”。

“富记者”赖麒妃在平时跑口过程中,并不是别人提供什么就写什么,而是用心去熟悉经济政策、理解经济数据、分析经济现象,再将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用政策来衡量、判断真伪,分析该新闻事件有没有社会价值、有没有宣传意义。

此外,赖麒妃在跑口之余,还不断建立、丰富自己的数据库。一方面,她会在相关部门发布阶段性小结、半年总结和年中总结时,存下这些数据情况,并尽可能掌握统计部门提供给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年鉴统计数据,有了这些权威数据的支撑,她对行业、产业分析的过程就有理有据。另一方面,对于“政出多门”、较为混乱的信息网络数据,赖麒妃善于辨别真伪,在庞大的信息数据中选择精华部分进行搜集整理,完善自己的信息储备。对经济数据的运筹帷幄使得赖麒妃无论在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分析评价中都能游刃有余。

    

保持创新力,实现多元进步

赖麒妃不仅拥有极高的新闻素养、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更能在贴近性、技巧性、创新性、可用性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增强财经新闻的传播效果。

在内容形式方面,赖麒妃创新性地以微观的小切口、小人物和小故事来反映一个宏观主体,或者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一个新闻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的解析,挖掘出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感染力的内容,使本来生硬、难懂的财经新闻“软着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在数据信息表现方面,赖麒妃利用现代可视化技术与手段,将与财经现象相关的数据以多样化的信息图表、多维空间图解、立体表格、全景地图等信息图表的方式传达新闻内容,将繁琐的信息图表化繁为简,通过分析目标受众的知识结构与兴趣爱好,找到与受众理解度更近的报道表达方式,创作符合受众理解能力、阅读习惯的新闻报道,可视化程度更好。

赖麒妃表示:“财经新闻的信息虽然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往往涉及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经济学知识,公众很难理解高深的新闻内容,报道不像娱乐节目那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传统的单一报道方式不注重受众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已经不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需要创新报道方式,改变传统的财经新闻报道方式,在求得媒体发展的同时,注重突出新闻报道的个性化特征,在报道的过程中探寻出能够使受众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从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经媒体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赖麒妃执着于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努力充当社会经济的“传声筒”和“警示灯”,她的个人能力以及为行业做出的贡献受到了广泛认可与好评,也使她成为财经媒体领域的“香饽饽”。2015年至今,除本职工作外,赖麒妃先后受到21经济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澎湃新闻等多家知名媒体的邀请出任特约编导、撰稿人等职,创作了大量深入人心的作品,进一步奠定了其在业内的地位。未来,赖麒妃将继续深耕新闻媒体行业,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以创新精神助力行业发展。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