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疫废物日产日清 他们是南山区疫情防控的幕后奉献者
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以下简称南山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就开启了365天24小时值班制。保障医疗废物废水处置安全的使命,让他们随时行动并准备着。无论深夜或清晨,只要接到工作电话,他们就会立刻联系新增监管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相关指令的传达以及后期监管工作。
执法人员在隔离点检查医疗废物贮存处置情况。执法人员在隔离点检查医疗废物贮存处置情况。
6月29日14点50分,南山管理局执法人员一行来到了南山某隔离酒店的隔离区进行监督检查,这里暂时作为深圳湾口岸相关人员的隔离场所。在现场,穿着防护服的医疗废物收运人员,动作娴熟地将装满医疗废物拉走,并把带有相同“医疗废物”标识的橙黄色空桶提供给酒店,做第二天收集用。
执法人员手中一张集中隔离点检查情况记录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上面详细记录了“检查是否有专人负责管理,是否集中统一收集,以什么方式消杀、交运收运以及转移情况”等问题,执法人员一一仔细比对,提出要求。
“疫情发生以来,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港口码头、入境口岸、社康中心、核酸采样点、硬隔离楼栋等地,都成了需要规范化管理,防范医源性感染发生的重要阵地。”南山管理局执法科科长易尧表示,“涉疫废物收集范围的扩大,让南山区一天的处理量就达到了20000多公斤。这个数字大约是疫情前的四倍左右。”提起工作难点,他补充到:“南山本身就是一个口岸比较多的城区,还有赤湾、妈湾、蛇口码头等。工作对象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特点。作为党员,我们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守环境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刻不容缓。队伍里的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唯一一名女执法员也是牺牲了陪伴小孩的时间,用周末时间投入到紧张的防疫工作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执法人员在监管中谈到,不同地点的涉疫废物监管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有四点是统一的:一是要设置规范的医疗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并张贴医疗废物警示标识;二是收集医疗废物时,要用专用包装袋包装并规范进行消毒;三是医疗废物要及时交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转运处置,隔离酒店、硬隔离楼栋医疗废物严格加强管理,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收运处置;四是检查收集人员、医疗废物处置人员规范穿戴好防护服,保护自身安全。
在工作量迅速增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工作效率?南山管理局灵活调整工作机制,成立了南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采用领导包点制,开展一线督导。局领导包点负责,对辖区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硬隔离楼栋等开展医疗废物督查工作;同时进行属地负责制,开展医废监管。执法科各队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一对一监管单位”医疗废物收运处置规范化管理检查。据了解,近期南山管理局领导班子每天都分别带队检查辖区的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港口码头、入境口岸等重点区域。
在南山管理局重点监管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日报中,每天都会记录当天医疗废物收运和污水消毒情况,除此之外,还有现场检查及远程视频检查情况、通过电话及微信的沟通联络情况等,这样的工作和总结日复一日,他们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颗颗“螺丝钉”,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