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上海大世界非遗原生态厅新主题非遗展开幕

2021-08-19 17:03:02 来源:上海大世界非遗原生态厅新主题非遗展开幕 作者:-

 2021年8月19日,在上海大世界2F,非遗原生态厅,由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主办、上海皓古文化艺术馆承办的一香一茗 碗碧瓯青--非遗原生态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福建篇)正式开展了。

本次展览荟聚了百余件展品,包括非遗福船、福建名茶、茶席和香道等相关展品。主题为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的非遗展览,主要目的是促进广大游客了解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进而深层次的宣传中华文化。


图片1.png

 

福船

图片2.png 

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从这里劈波斩浪,驶向海洋,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揭开了海上交通的序幕。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元素载体,福船是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优秀的木质帆船,举世闻名。自古以来,闽越人就“习于水斗、善于用舟”。福船泛指古代福建造的船,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福船有不同特点,其中以宋元时期的福船最具代表性。它以尖底造型、小方头阔尾、三桅十三水密隔舱为主要特点,规模大结构坚固,容量多善于装载、稳性好抗风力强、吃水深适于远洋。

2014年,泉州市泉港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图片3.png 

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任何国家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主国的地位,否则违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开展当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看到茶文化,都纷纷赞叹本次展览非常全面、专业、十分具有代入感。


图片4.png 

福建名茶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时事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福建是国家倡议“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山海侨优势凸显,大有可为。


图片5.png

非遗传承人

本次展览获得了许多非遗传承人老师的大力支持

他们分别是:

福建省级非遗项目白茶制作技艺(政和)代表性传承人——杨丰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回春

武夷山市级非遗项目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美林

安溪县级非遗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李丽娟

福建省级非遗项目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技艺——王龙标

福建省级非遗项目白茶制作技艺(拓荣)代表性传承人——袁崇阳

 

 

香道


图片6.png 

香道缘起于中华文化,兴盛于中华文明,品香、斗茶、侍花和挂画的相互结合,演化成为休闲与学养内外兼修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为古时最时尚的生活,深刻地影响着东方世界

分享自然的精华;品赏袭人的甘味,传载中华千年香文化,静享高雅精致的生活。

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香道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让人回归大自然中。

责任编辑: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