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地上铁董事长张海莹:打通城市新能源物流大动脉

2021-08-20 10:05:41 来源:- 作者:-

深圳,是一个造梦的城市,40余年来,一波又一波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这方土地上演绎出荡气回肠的创业精彩。这里,从不缺故事,更不缺梦想。

新能源作为未来国家汽车产业长期发展规划中的重要车型,在过去的十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物流车产销国,也诞生了像深圳等这些明星示范标杆企业,深圳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最快最高的城市。

直至今日,我国新能源物流车仍有极大增长空间,特别是在城配物流当中,纯电物流车发展相当迅速,而且部分城市已经开始逐步取代油车,从政策上加快了新能源物流车的产业布局。

作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物流车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启动绿色配送项目的企业,地上铁也和其他扎根深圳的创业者一样在物流车运营行业书写着创新者的造梦故事。

 

赋能绿配城市,链接城市新能源物流

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加速,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初具规模,产品品质逐渐走向成熟。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化的战略也释放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尤其在补贴及路权优势的助推下,企业更换新能源物流车的热情逐渐高涨,纯电动城市物流车的发展提速。

乘着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的东风,尤其是随着投放量的增多,在商用车领域怎么样运营才能让作业更多降本增效?一种新型的车辆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正在崛起。

作为我国较早一批关注新能源运力服务的从业者,张海莹敏锐察觉到市场风向的变化,瞄准新能源物流的市场机遇,于2015年在深圳成立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上铁”),专注于新能源物流车的集约化运营,致力于为快递物流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运输提供环保、高效的一站式新能源物流车队租赁及运营配套服务。

谈及躬身入局新能源物流“赛道”的初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拼多年的张海莹表示:“此前,我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配套工作,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脉动’,而新能源商用车本身就适合高频短途的运输场景,城配物流便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因此,我们在成立之初就选择围绕城市物流展开新能源产品的配套服务。”

城配物流,特别是终端配送,承载着城市节能减排的重任,但其“小、散、杂”的“痛点”却一直存在。“地上铁在助力城市物流绿色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解决终端用户的运输难题。不仅为用户提供新能源车产品,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围绕新能源车为用户提供开放互联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为用户在用车、维保、充电甚至线路设计部署等方面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更像是一个连接者的角色,不仅连接城市中的人和物,也通过为主机厂反馈用户需求、参与车辆及零部件设计等连接整个产业链。”她介绍道。

如今,在成立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地上铁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公司拥有车辆规模超4万辆,覆盖超过100座城市,服务司机用户10万余人次,服务的企业客户超2500家,包括顺丰、京东物流、菜鸟、德邦、跨越、EMS、快狗速运等,成为了新能源物流车产业领域的一颗“新星”。其主要业务包括新能源物流车的直租、分时租赁、以租代售、整车销售、门店配送等,同时,还根据新能源汽车多元化的使用场景,不断增加和调整车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先试先行,探索新能源物流数字化运营新模式

如今,物流车的新能源化已成为重要趋势,但在推广之初,终端用户的使用焦虑是影响其普及推广的首要因素。

说到此处,张海莹颇为感慨。她坦言:“起初,由于缺乏体验,部分用户确实对新能源车有所顾虑,担心电池续航能力弱、整车性能差、充电桩网点密度低等问题,而彼时,整个市场在包括选车、用车、充电、维修以及报废梯次利用等方面,也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因此,成立之初的两年,我们也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作为率先试水的“吃螃蟹者”,张海莹意识到,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企业也需要担负起教育和引导受众的责任。

针对用户的用车顾虑,如何让更多用户去接纳和使用新能源车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走进用户的应用场景里。毕竟对于用户而言,物流车是生产工具,降本增效是他们用车的核心和关键,而新能源车的性能则更需要用户亲身体验,同时,也要让用户明白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降低的。”她回忆说,“我记得早期与深圳的快递企业合作时,我们在客户末端配送点用新能源物流车替代燃油车,并提供车辆管理、充电、保险、维保、救援、替换车等配套服务,在客户整体使用成本不高于燃油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车队管理成本,提升了车辆使用效率,从而让新能源物流车TCO(总拥有成本)更具竞争力。”

她介绍,在2015年7月,地上铁便与顺丰速运深圳区域开展合作,通过批量替换原有燃油车,让客户逐渐认可新能源物流车及服务带来的优势,合作数量从最初的几十辆,逐渐增加到几百辆、几千辆,合作规模也从顺丰深圳区域,扩展到京东、德邦、跨越、百世等十多个快递巨头的全国范围合作。

早期的“布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如今的张海莹看来,这却又十分必要,原因在于一旦有了用户口碑,后续的市场推广才更显水到渠成。此后,随着各地路权的放开、基础配套设施的日渐完善,加之此前大客户体验的带动,整个行业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的认可度迅速提升,一些中小企业也开始陆续使用和替换。“经过前期的教育和引导,用户对新能源物流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也是我们作为行业推动者所喜闻乐见的。”张海莹欣慰的说。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通过数字化平台,赋能司机和企业,提升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效率。比如,地上铁care+ 全方位快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了APP快速找桩、故障快修、快速交付、安全例检、司机安全定制培训课时、节电共管后台司机行为分析于一体,通过车的集约化为用户提供高效绿色的产品和服务。”她补充道。

 

创新出海,以电动化初心助推行业发展

地上铁的崛起,既是我国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的缩影,也与其腹地——深圳所蕴含的创新基因密不可分。深圳,集创新与活力于一身,其城市环境的开放、包容更赋予了地上铁这样的企业迅速成长的向上力。

“深圳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创业氛围,它为更多有创新想法的人提供了平台,让更多有激情的人在这里创造和实现价值,尤其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会形成更有效的产业结构。”说到此,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圳人,张海莹动情地吐露出她对这片热土的爱。

正是源于这片土壤的孕育与滋养,地上铁才得以有今天的枝繁叶茂,如今,它也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地上铁不仅是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标准的起草企业,同时,最近也被深圳市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广中心推举为深圳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众多优秀企业一道,加强先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为提升用户体验和自身的运营效率去赋能智慧物流,同时致力于推动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本着将新能源车真正替换燃油车的初心,砥砺前行,让更多人体验到新能源车通过优质管理带来的长期价值。”张海莹表示。

地上铁如今的发展也正是其坚持初心最好的回报。据悉,地上铁正以深圳为根据地,加速着迈向全国的步伐,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城市群均有布局,未来,也将围绕这些区域继续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同时,地上铁更是不掩其走向全球市场的雄心,据介绍,目前,其正与新加坡地铁开展合作,以此为试点,加速新加坡电动物流车的全面替换。

“绿色集约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能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更希望能把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我们所沉淀的系统调度能力,最大化赋能到海内外市场,以电动化的初心,共同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张海莹最后表示。

责任编辑: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