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雪茄路上的追梦者

2021-11-15 15:24:00 来源:- 作者:-


(一个人,一片田,一颗心)

---记十堰丹江口市局(营销部)雪茄烟烟叶科技管理员胡锦文

 

鄂西边陲,丹江湖畔,仲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位于丹江口库区北岸的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试验研究基地内,一片片的雪茄烟叶随风摇摆,一块块的试验标记牌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整齐地伫立,他们在等待着他们的护卫者。

他就是湖北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烟叶科技管理员胡锦文,黝黑的皮肤、瘦高的身躯让他更显单薄,但是就是这个单薄的“黑小子”,用瘦弱之躯勇挑科研重担,由白面书生变身黑脸专家。

入职不到1年,他用一个零基础的烟叶科研工作者的坚韧和担当,探索了建立雪茄烟发酵室氨气浓度调控工艺填补国内空白;用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细心和钻研,获得了QC活动全省三等奖、全市一等奖的佳绩;这是成绩,更是坚守后的收获。

从实验室到试验田,他把梦想融入雪茄烟发展

2021年11月,胡锦文经组织安排来到丹江口市,从干净舒适的实验室走进风吹日晒的试验田,生活环境、家人期待与最终选择工作的反差,让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心里产生了落差。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得知,他所接触的工作是国产雪茄烟叶生产领域的一片空白,这些是具有行业首创,是一项具有很大挑战,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用胡锦文自己的话说,有什么样的挑战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就这样,这个初出茅庐的白面书生,用瘦弱之躯接下了雪茄烟叶科技工作的接力棒。

“他刚过来跟着我一起做试验的时候,还担心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都怕他受不了这份苦, ,而在工作中却慢慢颠覆了我的认知。”具体负责科技试验站的副站长吕培军如是说。

思想上的认同,方能实现行动的力行。在做出扎根潜心做研究的决定后,胡锦文积极行动起来,与学校联系,查找相关书籍,向同事请教,与烟农交流,这是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青春是什么?是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选择吃苦,更是选择不辜负;是在点点晨光中,无悔自己的决定;是俯下身子,亲吻大地的芬芳……”这是他捧着烟田的土壤深情一吻的画面,被定格在《致奋斗中的我们》视频中的时候,写下的话。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到,以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科学、对挑战的敬业精神,把自己的科技梦想与国产雪茄烟叶的产业发展融为一体。

6:30到19:00,他把汗水撒进雪茄烟田

一年的时间有多长,365天;一株烟的生长有多长,140天;每天从6:30到19:00,这样的工作你能坚持多久,有人说最多一个星期,有人说坚持一个月。而胡锦文坚持了雪茄烟叶生长的全过程。

每天6:30分起床,他7:00准时出发。

75亩的试验田,共4大项13个试验项目,144个田间处理,从观察田间长势到记录生长时期,从测量数据指标到拍摄照片资料,每一个田间处理,每一个试验品种,都有他踏下的足迹,都有他抚摸的痕迹。

“每次遇到难活、脏活、体力活,他都以我是女孩子为由,冲在前,干在前,由一个白净小伙晒成了一个黑小伙。”跟他同在一个试验组的科技管理员石阳阳感激地说。

在大田调查期间,因为试验田面积大、项目比多,需要在规定的。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各试验处理数据测量,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胡锦文从早到晚带着工人顶着炎炎酷日,在田间地头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他经常骑着电瓶车往返于田间地头,生病期间还在床上指挥工人进行相关试验操作,担心试验出现问题,在床上休息两天后就坚持到试验田进行工作。

雪茄烟晾制是整个生产环节的关键一环,对周围环境,特别是温湿度的要求极为苛刻。为做到万无一失,胡锦文不放过每一个晾房,不放弃每一片烟叶,不放松每一个环节。每遇到极端天气,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烟农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小胡是一个拼命三郎,每次都是因为他,我都要晚下班2个小时,给他留的晚餐热了又热,这娃子真能吃苦。”习家店烟草站炊事员杨金华说。

正是这种敬业精神,25个品种,5个主要时期,15000多个雪茄烟的第一手数据正确完整地记录完毕,这些数据必将成为研究雪茄烟叶的一笔重要的财富。

试验田的种植和管理获得了省院李宗平主任以及其他领导的认可和赞扬。

这是胡锦文带着团队,将汗水撒进烟田的一次辛勤劳作的结晶。天道酬勤,这是胡锦文一直相信的,他也在这么做的,成绩不辜负付出人,付出人也绝不辜负成绩。

从零基础到黑专家,他把耐心献给科技试验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雪茄烟发酵技术作为目前国内的空白领域,有很多技术都没有固定的标准。

发酵设备、水分把握、温度调控……这是软件和硬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零基础雪茄烟叶科技从业者,胡锦文充分发挥自身所学发酵专业优势,积极与学校联系咨询相关信息,查阅网上关联资料,及时向同事请教,一步一步慢慢学。

在胡锦文看来,科学要严谨,数据要准确。因此,他特别注重每一个细节。从发酵数据到时间进度,他都一个发酵房一个发酵房、一个堆垛一个堆垛地看,不放过每一个异动情况。

“幸亏他及时发现堆垛当中的温湿度探头出现了故障,才避免了烟叶发酵过度的情况,挽救了一垛正在发酵的雪茄烟。”烟叶技术员蒋兵说。

也正是这种对科技近乎于苛刻的要求,让他在几个年轻人树立了威信,经常由他牵头解决棘手问题。仅在发酵期间,就解决相关技术难题5项,提出改进意见建议20余条,发明小创新、小改造3项,真正解决了生产难题。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他还利用业务时间学习CAD软件,绘制发酵房平面布局图,并结合日常工作和实际,对发酵房的设计改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摆放布局,提高发酵房的实用性。

如果说解决问题是对科学的负责精神,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就是对科学的无止境追求。

发酵房内散发的氨气不仅对工人的身体有毒害作用,对烟叶的品质也有相应影响。面对这一问题,胡锦文充分运用精益管理工具,把这个问题作为QC课题进行研究,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最终建立了发酵房内氨气浓度的调控工艺,并在全市、全省举办单的QC成果发布会上,获得全市一等奖、全省三等奖的好成绩。

科技工作没有任何的窍门和捷径,唯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与付出。胡锦文用他的耐心和细心,在解决一个个难题的同时,也在收获着经验和技能,从零基础到现在的黑专家,他在路上坚持着。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在雪茄烟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小胡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代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干部,我们雪茄烟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水到渠成。”丹江口市局(营销部)党组书记、局长、经理王勇欣慰地说。

是的,在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的推进过程中,丹江烟草人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道路上奋进,他们坚信,只要有像胡锦文这样的敬业拼搏精神,那么雪茄烟叶产业的发展必将更加蓬勃向上!

(十堰丹江口市局    孔为博)

 

 


责任编辑: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