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里的百年征程——一堂音乐厅里的思政课
琴声铿锵,忆往昔峥嵘岁月;初心回响,赞盛世山河无恙。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2021年11月18日晚,来自杭城的社会各界人士、高校师生相聚杭州大剧院,一同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思政课。
浙江音乐学院青年钢琴演奏家严隽文老师用一首首震撼人心的作品,带着听众穿越时空,去探访中国“百年征程”之跌宕起伏,风云变幻。通过聆听《洪湖赤卫队幻想曲》、《我的祖国》、《陕北民歌》、《黄河协奏曲》等曲目,回顾这段历史,既有艰辛和眼泪,也有感动和欢乐。这场钢琴音乐会,用钢琴的旋律带领听众们一同重温百年征程中的珍贵瞬间。
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分别是“峥嵘岁月”和“红色时代”,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不易以及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多年抗战取得胜利的欢欣幸福。
一、峥嵘岁月
在第一篇风云突变部分,《大路歌》悲中有雄风,悲中有壮烈,既强调了工人劳动时的不易与沉重,又强调了身负重任的青年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团结战斗的朝气蓬勃精神。《洪湖赤卫队幻想曲》,讲述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的故事,歌曲旋律明快绮丽、亲切动听,富有浓郁的襄河民歌色彩。
而后第二篇江山多娇部分,开篇就演奏了曾作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松花江上》。开篇用细腻抒情的钢琴旋律为听众叙述了东北官兵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的悲伤与无奈,何其可悲,何其可泣。随着钢琴曲的进行,感情愈发真挚激烈,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又蕴藏着起来抗争的强烈愿望。《陕北民歌》四首,根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绣金匾》《翻身道情》四首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广为流传的民歌创作而成。
第三篇人间正道部分,一首《解放区的天》用音乐展现了一幅幅歌舞欢腾、彩绸飞舞的喜庆场面。透过耳边的音乐,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意义。
中国百姓的美好愿景伴着第三部分徐徐展开,第四篇日月新天,《我的祖国》和《托卡塔喜报》旋律欢快,在中国音乐原有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元素,用一连串的分解和弦以快速的音阶交替构成,锻造出新的中国精神,表达胜利之后的喜悦。
上半场以第五篇伟大复兴作结,《中国之梦》一曲的演奏将歌曲的多个层次很好地表达了出来,融入怀古、颂古、追求、灾难、复兴、憧憬之中,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赋予当代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激起了现场听众们的浓浓爱国热情。
二、红色时代
下半场是以钢琴重奏的形式进行,邀请了浙江音乐学院钢琴教授陈琼和研究生周润捷共同演奏。四手联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现场的钢琴演奏让听众感受到了与流行音乐截然不同的属于钢琴的独特魅力,浓郁的新疆民族风格为大家展现了细腻的情感变化和戏剧性音响效果。
双钢琴《红旗颂》是共和国的一首赞美诗,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
最后一曲《黄河协奏曲》表现了抗日军民奔赴战场,斗志昂扬的情景,高亢的《东方红》和《国际歌》音调,热情地歌颂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黄河仿佛就在耳边咆哮,发出属于中国巨龙的东方之声。
“举办这场音乐会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以自己的专业,用音乐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这是一次面向社会大众践行艺术思政很好的一次尝试。”严隽文老师说。
本场音乐会得到了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艺术处、浙江省钢琴专业委员会及海伦公司等多方的鼎力支持。现场听众在聆听完此次音乐会之后都表示,无论之前对钢琴音乐艺术有多少的了解,都可以通过这趟奇妙的音乐之旅,感受到音乐与家国情怀的双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