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建筑工程专家陈文:洞悉行业发展困境 实现建筑技术高智能化

2021-12-10 15:56:31 来源:- 作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建筑企业建设的一些重大工程让全世界瞩目,如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园,这些工程结构造型复杂、设计理念超前、使用要求高、科技含量高,彰显了中国建筑业的成就和杰出能力。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建筑行业内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是分不开的,我国建筑行业知名的工程管理与技术研发专家陈文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将信息化前沿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领域中,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颠覆性意义的技术成果,为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细分领域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建筑行业的高智能化。

陈文拥有近三十年建筑工程工作经验,可以说见证了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从起步到高速发展的所有历程。据陈文介绍,目前全国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逐年稳步增加,强有力地带动了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总产值以及增加值得到了良好的增长。据统计,202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6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创历史新高,达7.2%;有10家建筑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由此可见,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在保障性住房的快速建设,各城镇基础化设施的建设,各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利水电设施的建设,新农村的普遍化建设,节能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将会持续发力,建筑行业的市场体量将获得不断增长。同时陈文指出,虽然如今中国的建筑业总产值很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在提高,但建筑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建筑业的利润率不仅会影响到产业地位,还会影响建筑业自身的发展。此外,建筑业过度依赖固定投资资产,行业竞争过度,这也给建筑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瓶颈。

如何解决建筑行业目前的困境及以后的发展问题呢?陈文表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在谋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新型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的方向发展。许多建筑企业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来研发智能建筑、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技术,走节能节源,智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成长动能,并引领中国建筑业走向世界。

  陈文有着专业的建筑工程及建筑工程管理教育背景,熟悉建筑施工从工程造价、建筑设计、施工、建材管理到工程验收的全流程管理,并有着前瞻性的行业认识。近年来,他洞悉信息化技术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并深入探索其中奥妙,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建筑工程领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行业领先性的技术成果,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系统V1.0就是其中一项杰出代表。

此系统的最大亮点是将BIM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通过优化运算,建立BIM数据模型,对工程施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预算、施工、物料等全方位的方案分析,为施工决策及管理提出合理化方案。此系统可以安装在电脑、手机等终端上,并且可以处理图文、视频、音频等各类数据,实现了一线施工人员与管理者的实时交流,为企业与项目建立了高效的信息交流通道,实现企业对项目管理实时、动态信息的全面掌控。凭借经由陈文先生创新研发的新一代人工神经网络运算模型,该系统具有强大的项目管理数据的采集、实时上传、智能分析等功能,可规范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作业工序,实现项目施工的管理精细化,为建筑施工降本增效、提高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建筑工程科技研发领域的集大成者,陈文并不满足于单一细分领域的突破,而是力图建立一套覆盖建筑工程各个细分领域的全链环技术体系。除了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系统V1.0之外,他的研发成果还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决策树算法相融合的施工决策系统V1.0、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系统V1.0等,这些成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当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及极高的评价。应用企业认为,这些技术明显提升了建筑工程各主要业务链环的智能化程度,不仅简化了诸多的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还降低了工作难度与强度,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成本,对于建筑工程行业从技术到模式的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凭借一系列卓越的成就,陈文先生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获得了“十四五”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先锋人物这一重大奖项,他研发的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系统V1.0也被评为2021建筑工程智能化科技创新优秀发明成果。

在陈文看来,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既需要标杆式人物与技术的引领,也需要行业整体水平作为支撑。“高耸入云的山峰固然令人神往,但是如果没有坚实而广阔的基石,高山便不会稳固。”谈及未来,陈文表示,除了继续在建筑工程模式与技术研究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之外,他还将致力于建筑工程行业的人才培养、技术普及、行业协同,通过推动全行业的进步,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行业领路人的使命。(林悦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