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职场变招聘软件,国外的职场社交平台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12月14日,LinkedIn 领英官方宣布,正式发布全新应用“领英职场”,领英职场将不再涵盖用户原创内容的发布与互动功能。领英中国社交版块的下线,也意味着领英的社交平台在中国本土化布局的终止。
此次改版,不少用户解读为领英将转换国内赛道,专注于求职招聘平台。但失去社交平台的5000万领英用户,目前最核心的需求是找到下一个职场社交平台。
回顾国内职场社交平台的发展史,在互联网刚兴起阶段,天际、若邻、大街等网站都曾对国内职场社交进行过探索。这些企业大多在模仿领英的模式,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职场社交也迎来新的发展机会。2014年,LinkedIn以“领英”的中文名称正式进入中国,推出职场社交产品“赤兔”对标脉脉,然而本土化进程却一直水土不服,赤兔于 2019 年 7 月 31 日正式下线。
与此同时,脉脉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于国内用户需求,开始探索适宜本土化的商业运行模式。
职场社交做为弱社交关系一直以来都不受用户重视,而微信、钉钉等社交平台的垄断,使得国内用户无法围绕职场需求建立起另一套社交关系和职业身份。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壮大,尽管各家大厂的实名制内网也无法给员工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员工转而寻求其他传播手段。
脉脉的创始人林凡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在字节跳动等公司的员工当中,有80%都是脉脉的活跃用户。在互联网大厂,脉脉的平均渗透率超过了50%。
在脉脉社区“职言”版块,用户可以向求职目标公司的内部员工求证一些岗位的实际详情,了解各大厂的薪资标准区间,也可以了解不同公司的工作环境和人际氛围,还能看到独家的信息爆料,第一手的公司新闻等内容。截至2021年底,脉脉已累计拥有超过1.1亿用户。
针对领英中国近期对社交功能的相关调整,脉脉推出“领英用户人脉补偿计划”。用户的社交、求职、招聘等职场需求,本质上是每个用户在职场里的成长焦虑,个人的成长才是最顶层的需求。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职场服务,打造中国本土化职场交流平台,也是整个行业赛道未来聚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