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健科技三维化技术列入国家十四五医疗产业规划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
得益于一直专注于普放领域的研发创新投入,近年来安健科技在创新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2021年推出国内首创负重位三维扫描解决方案——WR-3D(负重位动态三维影像重建系统),实现CT无法实现的立位三维成像功能,引领普放走向三维精准诊断时代。本次规划,清晰定义了数字化X线领域未来重点的发展规划,三维化将是DR设备主要技术的发展趋势,显示了国家对医疗新科技、新技术探索的重视及支持,也体现了安健科技在数字化X线专项领域里的实力。
《规划》聚焦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7个重点发展领域。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并且明确了5个专项行动:产业基础攻关行动、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体系完善行动。
其中在诊断检验装备领域,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中,规划明确:在核磁领域:突破7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移动磁共振成像系统;在CT领域,重点突破光子计数能谱CT技术以及高性能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PECT);在数字化X线领域,重点发展三维智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
众所周知,病灶的精准诊断与高精尖医学影像技术密切联系,医学影像的核心要求是能够获取准确的病情数据信息,通过三维立体成像技术,我们能够读取360度全方位立体生物体影像信息,做到直观、全方位、精准显示的影像信息,使医务人员可以获得从传统二维平面中无法捕捉到的信息数据,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丰富、准确的影像资料,大幅度降低了对病灶的漏诊,提高了诊断精准性。
在临床中,受制于CT、核磁设备形态和结构的限制,难以实现在负重位状态下的三维摄影,而在骨关节的诸多病征中需要受检查者在站立位(负重位)下完成检查,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疾病。随着现代人们体育生活以及肥胖的增加,膝关节疾病出现高发趋势,特别是关节磨损、膝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等关节退行性改变,长时间的内翻负荷会造成内侧关节软骨、骨性关节面的磨损。目前针对此类疾病的检查主要为平片下的负重位检查、CT检查以及MRI检查,相较于非负重位检查,负重位检查能更加真实反映膝关节结构中胫骨、股骨、髌骨实际对位关系和关节面的形态特征及关节间隙大小,对膝关节骨关节病诊断准确率高。
安健科技在负重位三维化技术上创新路径,推出WR-3D技术,通过360度自动旋转扫描装置实现对骨关节的三维扫描,实现在负重位状态下的三维影像成像,解决CT、核磁等无法解决的站立位负重状态下的三维影像信息缺失;WR-3D支持多角度的动态三维摄影观察,能全面的呈现被检查部位在多个角度下三维影像信息,极大的减少了二维负重位检查的漏诊率。对于临床骨科的诊断、运动康复、术后诊断等,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国内诸多专家的认可。
安健科技三维化技术能列入国家十四五医疗产业规划,是对安健科技在普放细分领域的深耕成果,以及创新研发实力的认可。未来安健科技将砥砺前行,继续聚焦创新研发,为推进医学影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助力国产高端装备的发展及民族品牌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