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技术发展趋势明确:三维化与智能化》
从模拟X光机到数字化X光机,数字化的变革让中国的放射影像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而今,从三甲医院到县级医院基本已经完成了放射科数字化的普及,相当一部分的乡镇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也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那么数字化时代之后是什么?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将聚焦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七大重点领域。
其中,在诊断检验装备领域,《规划》重点在核磁领域:突破7T磁共振成像,移动磁共振成像;在CT领域,重点突破光子计数能谱CT技术以及高性能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PECT);在数字化X线领域,重点发展三维智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以及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
在政策的东风下,医疗器械产品三维化、智能化势不可挡。无论是从国家规划,还是DR细分市场的发展都不难看出:数字化是DR的现在,而三维化、智能化则是DR的未来。
三维化
随着数字化X射线摄影三维化的到来,标志着数字化X射线从二维成像全面迈向三维成像,极大程度上扩大了数字化X射线在临床上的应用场景,且能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病灶,弥补二维成像的对隐匿性病灶的漏诊误诊率。3D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通常被用于骨科方向的检查,但是某些病理情况的摄影,例如关节部位的摄影,会因为患者站立位或卧位的姿势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病理表现,由于某些复杂性骨折,通常的卧位情况下无法呈现出实际的病理影像,所以必须依靠患者进行负重位检查,获得3D图像,从而对疾病做出精确诊断。
2020年,西门子医疗全球首发了Multitom Rax高端悬吊3D数字化X射线设备,中文简称“立”,该设备通过球管和探测器双悬吊机械臂的多轴联动,实现对人体负重位状态下的三维扫描,并重建出三维数字化影像。尤其是对负重位状态下的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效果明显。除西门子外,国内数字化X线设备引领者安健科技也紧随其后,在2021年初就发布了针对负重位状态下的3D动态悬吊DR,西门子与安健科技相继推出新功能悬吊动态DR,也预示着DR将朝向三维化的发展,安健科技与西门子作为目前仅有的两家完成负重位状态下的3D动态悬吊DR的厂家,在技术壁垒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智能化
除三维化之外,智能化将是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发展的另一大趋势。数字化X线摄影的智能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检查流程的智能化以及检查结果确认的智能化。随着DR国产化率渗透至70%,DR已经广泛的进入了国内的医疗机构,最新一代的DR产品大多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水平。
不少DR产品已经拥有相关智能化功能,包括在胸片智能处理中,虚拟双能减影功能,一次曝光可得到骨组织和软组织的图像,进一步提高检出钙化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及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生的效率和诊断的稳定性,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可智能服务于DR的单机版AI系统,帮助医生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并提供诊断报告,对胸部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不仅如此,DR智能云诊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平台结合互联网+医疗影像服务,在患者、基层医生和远程专家之间架起随时随地沟通的桥梁。
相信通过三维化、智能化数字化X线技术的突破,未来数字化X射线有望和智能三维化技术进一步深入结合,迎来新一轮数字化X线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伯乐能识马,物方尽其用。随着国产数字化X线机在智能化和三维化领域的技术提升,我们期待更多“中国制造”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