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正文

从阿里“毕业”:他打破了“35岁定律”

2022-04-29 11:33:28 来源:- 作者:-

“Winter is coming”。除了官方声音,在脉脉等职场社交平台上,一切风吹草动都在昭示互联网正在从狂奔迈入平静,一场“冰与火之歌”正在进行,“毕业”成为了3月和4月的主旋律。

据了解,在今年阿里等大厂的“毕业生”中,除了95后年轻群体,也不乏80后中层力量,尤其是那些面临“35岁分水岭”的职场人,TA们的毕业生活怎么样了,更加令人关注。

图片1.png 

(图片来源脉脉)

吃着炸酱面,“人就没了”

秦奋(化名) 35 软件架构师 入职阿里4

“接到裁员消息的时候,我正在食堂吃着炸酱面,边吃边和产品经理一起研究项目技术问题。看到消息后我当作什么也没发生,继续将剩下的半碗面吃了个干净”。秦奋回忆刚得知“毕业”信息时的场景。

 图片2.png

(图片来源脉脉)

和名字一样,秦奋确实足够勤奋。从东北小城市考入北京一所普通高校后再到毕业,生活主题就变成了“学习”和“工作”。在进入阿里之前,秦奋一直在百度工作,“当年能进百度,完全是靠熬夜刷题进入的”,普通人想要进大厂,除了努力没有捷径。

在阿里的4年,赶上了人工智能、区块链、NFT等多个技术浪潮,秦奋也完成从“码农”到架构师的转变。

“在阿里工作,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能看到每一个风口,最新的技术、理念会在你脑海中高速迭代”。谈及在阿里的工作他感受收获颇丰,对自己和团队都很满意。

大厂集体缩减HC,毕业并不意外

“这波毕业潮从年后就开始了,毕业对于我而言并不意外”。

秦奋表示,从虎年春节后,就有就职于腾讯、百度等大厂的朋友遭遇优化,有些部门甚至是集体解散。“如果你长期关注股票,看一看BAT今年的股票走势,基本也能判断出来裁员已经不可避免”。

对于大厂裁员和今年的就业情况,秦奋的态度是“在悲观中乐观”。

一方面看外部看行业,像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整体盘口还是上扬;另外看企业内部,看团队、资源优化,如果能产生收益或者小成本快速产生流量,即便不赚钱项目也有保留的价值。

从秦奋口中得知,裁员中的阿里部分事业部还在持续招聘,他建议“毕业”的同学可以积极尝试调岗。“只要不放弃,机会就有眷顾你的概率”。

 图片3.png

(图片来源脉脉)

克服焦虑,打破“35岁定律

“有家庭的人,哪有不焦虑的”。“不过适度焦虑,才是进取的动力,也是进化遗留的宝贵基因”,秦奋又补充道。

面对职场普遍存在的35岁焦虑,秦奋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下一步计划。

“35岁不升就被淘汰本身就是个悖论”。秦奋以身边的朋友为例,讲自己认识的大部分生意人都是在35岁之后才发迹;大部分同级别的工程师也是35岁以上

当然,他也见过很多20多岁的成功创业者,部门也有不到30岁的技术大牛“限制职场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年龄,而是人本身”,他始终相信这一点,也在脉脉上以此鼓励那些“大龄毕业生”。

目前,秦奋正在和朋友一起聊创业计划,也有朋友邀请他到自己公司继续做开发工作,甚至给出了CTO的职级,但是小公司在待遇方面没大厂好,不过好在可以争取更多期权。

另外,他也在考虑去其他大厂,“以我的能力,去大厂,带一个技术团队问题不大”,秦奋对自己的能力颇为自信。

目前已经有两个大厂提供offer,至于创业还是就业,都不需要担心“35岁”的年龄。

保持自我的确定性,做成事离不开心态和努力

谈及同届“毕业”的年轻人,秦奋给出了几点分享。

“人生有无数次选择”。“毕业”只是漫长人生的一个小小的站点,不能因为眼前的挫折选择被动“躺平”,工作和生活都是马拉松。秦奋建议,大厂之外,创业、考编、读书深造都是可以选择的路径,关键在于自己要想好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图片4.png 

(图片来源与脉脉)

另外,秦奋表示外部环境不确定,就一定增加自己的确定性,把能做的做好,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在寻求下一份工作时,保持空杯心态,积极发掘信息,除了网站,也可以脉脉等社交平台上融入圈子获得内推机会。

“最重要的还是保持终身学习,在任何环境下,你的学习能力和核心技能越强,生存发展的机会当然会更大。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边界,让自己持续增值。”秦奋说着,拿出了近期学习笔记,布满密密麻麻的字迹。

写在最后:

大厂是条大船,暂时下船时,不要忘记曾经拥有独自游泳的能力,不要丢弃继续航行的勇气和毅力。每一个“毕业生”人都可以以行动替代焦虑,用自信打消不安,继续向前。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更何况现在春天已经来临,它在等待你鲜衣怒马,开始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