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党组织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机体的末梢神经,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贯彻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举措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笔者认为,基层党组织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思路,着力抓好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实”字为基,以“敢”字为先,狠抓落实,努力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振兴道路,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满分“答卷”。
抓好组织建设,建强乡村振兴“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把党组织的力量凝聚到乡村振兴上来。一是注重创新组织设置。结合产业发展,根据地域和区域特征,因地制宜把党支部建在乡村振兴最“端口”,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新业态产业基层组织全覆盖。二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能力本领高强、群众口碑好、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选育为村级组织班子成员,打造一支善谋发展、善于致富的乡村振兴“领头羊”。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领导干部上讲堂”等培训载体,培训一批乡村振兴新型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
抓好队伍建设,育好乡村振兴“排头兵”。“乡村要振兴,党员要先行”,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建好乡村振兴“人才库”。一是选育一批青年党员。加强青年党员的磨练与历练,提升青年党员的综合素质,从产业经济、重大项目、改革发展等方面进行培养教育,有针对性提升其专业能力,强化理论武装,培养一批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二是吸纳一批先进分子。注重从返乡创业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切实把政治素质过硬、致富能力突出的先进分子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
抓好产业发展,打好乡村振兴“致富牌”。“乡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要想让群众真正富裕起来,关键在于产业兴。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以“党建+”模式打好乡村振兴“致富牌”。一是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产业强起来。以特色产业为纽带,让党支部在合作社的产业链发挥引领作用,发展“订单式”产业,降低农户单打独斗的市场风险。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传授群众实用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探索“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实施“党建+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让党员干部在支部带领下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落实村集体经济发展举措,励精图治、埋头实干,为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提升农村自给自足的能力奉献绵薄之力,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 秧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