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正文

弘扬长征精神 扎实打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基

2024-04-18 17:13:21 来源:弘扬长征精神 扎实打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基 作者:-

强国须强军,强军基在民强。总书记2023年9月1日祝贺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的致信中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由此可见,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少年接续奋斗。同时,总书记也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群体,因此,新时代新征程上,创建一个集国防军事实训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中国青少年长征学校(基地)”,强青少年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使其胸怀“国之大者”,自觉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使命任务。


一、时代背景

(一)家庭背景。目前的青少年主要为“0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中父母及长辈的过分娇惯,容易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家人、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根基;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子女学习成绩上,这种认知趋势导致我国青少年国防军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先天缺失,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难以从小真正厚植因此,“任性娇气、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磨练、家国情怀较淡;娘化趋势、贪图享乐较多”等现象有相当比例

(二)学校背景。新中国1955年颁布《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出了在高等学校、高级中学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从此,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军训逐步展开通过现地调研,我们发现高级中学的军训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时由临聘教官或民兵,在校内或训基地开展训练内容主要是简单的队列基础和体能训练,受“时间短、方法内容单一,层次低、教官素养参差”等因素影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了青少年国防军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差。

(三)社会背景。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青少年“三观”未定、思想活跃易产生认知偏差这一点,不断加强思想渗透:长期搜集分析青少年基础数据,预判干预时机,备足插手理由;持续强化以意识形态领域为重要战场,炒作“佛系”“躺平”等话题,消解青少年进取精神;利用网络媒体动员串联青少年群体,根据青少年网络使用习惯和情绪化特点,精准挑动负面舆情、引发不满情绪、煽动线下活动。因此,从社会层面来说,我们亟需加强青少年国防军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应对这些挑战。

综上所述,创建全国统一、建制规范、贴近实战、综合性强的战训式,创办对青少年进行国防军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国青少年战训学校(基地)”势在必行。


二、战略意义

国防军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带来巨大的物质效益。中国青少年战训学校(基地)紧紧围绕国防军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宗旨“弘扬长征精神助力强国复兴”为主题,对全国青少年进行全覆盖,采取分区域、分批次、定时段进行集中训练,在长征沿线有重大影响力和革命转折的地点附近设置基地,达到“传播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斗争精神、提升综合素养的战略目的,而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爱国家、固国防,这对将来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优秀人才方阵具有重大深远影响

(一)政治意义。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引导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校基地创建的目的就是引导青少年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既要培养他们的国家忧患意识,在国有危难、军有召唤时能闻令而动,又要培养他们的军队认同意识,用长征精神武装他们的头脑,从而做到听令而动,还要培养他们的爱国尚武意识,以当前的备战不辍来应未来之万变。

(二)军事意义。一是突破固化思维,塑造青少年良好的国防认知和观念,引导青少年立起“守疆护土、我皆有责”的责任感,掌握最新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二是增强组织纪律,严格按照军事管理式来对参训人员进行历练,力求纠正一些不良学风和生活作风,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者和达标者。三是注重平战结合,按照“平时战训育才、战时应急练兵”的理念,力图将基地打造为“为军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四是探索方法路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新矛盾新挑战中,为维护好国家安全探索出一条强国强军强少年的战训新路径。

(三)经济意义。打造以“战训产业链”为重点的新经济链条,学校(基地沿着长征路线选址,老少边革命地区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为建设阵地通过不间断的战训带来的聚集效应,在当地形成极具红色底蕴的中国“战训产业链动当地经济发展,具体做法是在每一批次培训结束前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基地观摩从而拉动当地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引导有意向投资产业的企业家结合当地特色和扶持政策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岗位,在一定层度上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学校(基地)工作人员原则上就近招录,优先录用优秀的退役军人和社会青年,产生新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稳定作贡献。


三、创建长征学校的初步设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弘扬长征精神助力强国复兴”为主题,深刻认识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深刻认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长征给新时代中国的重要指向,不断焕发长征精神的时代魅力,激励广大青少年增强革命斗争精神,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指引青少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组织框架及选址

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创建中国青少年战训学校总校位于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内设教学部行政部科创部保障部;下设10个教育基地,每个基地编设关职能部门和训练管理组织体系

计划在长征路线上选择曾发生重大影响事件的地点中遴选战训基地,初步拟的地点有:江西瑞金湖南郴州广西全州贵州遵义云南昆明四川西昌宁夏固原甘肃会宁陕西延安青海格尔木或辽宁四平(考虑到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距离长征沿线较远,采取战略位移的方式作为备选)附近地域

(三)培训体系

1.战训目标。培养爱国情感、提升军事素养、强化合作能力、储备后备力量。

2.战训时间。建议2027年8月1日(建军100周年)作为首批学生培训开办日每月培训两批,每批培训两周时间(每月1日至14日和16日至29日),然后形成固定持久的培训模式。

3.训对象。全国当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含普高和职高)以及即将出国留学的青少年

4.战训内容。熟悉红军长征史,初步掌握军事理论,基本了解军事新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强化应急技能训练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训练、军事知识竞赛、军事文化体验活动、历史事件仿真模拟训练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军队的认同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战精训,以训促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战训场地。每个基地建设一个适合培训的实践训练场地和基础设施,占地1500亩左右(可以择地新建,也可以对当地原有合适建筑进行改造)。设置教学区、训练区(包括军事训练场和前沿科技装备模拟训练馆)、生活保障区等,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在安全和专业的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和训练。

6.战训规划。战训学校拟共建十个基地,一个基地容纳5万人,每批共50万人,一年培训20批,培训人数可达1,000万,基本上覆盖现在年度的人口出生数;每年开展培训10个月,春节前后、暑期各对外停训一个月,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春运时期运送压力,另一方面给学校教练员进行自我培训提升;全国各地学生按计划分配到就近基地,由原校老师带队前往指定基地培训。

7.战训师资。招聘具有政治素质良好且军事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退役军人和社会青年作为教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特聘教师,为高质量的教学指导训练提供师资保障,同时定期为教官提供能力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教学训练质量。每个基地教官数量编制为1100人,行政后勤配套管理300人,编制总数不超过1400人。

8.战训评估及互动。每期入学时,对相应的体能科目进行测试,学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进行测试,统计测试结果并张榜公布,按照各个省级单位量化排名,检验各地区青少年的体质水平;每期训练结束前,设置观摩团机制,遴选部分家长现场观摩,建立家校良性互动,由参训学生进行现场汇报展演,家长现场观摩,直观感受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前后对比和个人成长情况。

 

  佛山市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徐公桥

责任编辑: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