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养老院-衡阳普亲养老院:有关老年人离退休综合征的普及
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几乎很多养老院都遇到过,包括普亲老年养护院,通过从护理人员那里了解到,普亲老年养护院的入住老人中,有少部分老人就存在离退休综合征,通过一段时间的疗养,以及重新融入新的生活,老人们的状态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那么到底离退休综合征有哪些特征呢?一起来看看。
1、识别离退休综合征的表现
离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两方面。对于症状严重的老年人,应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情绪变化。患有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情绪变化非常明显,表现为产生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望感,出现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
2)行为变化。患有离退休综合征的老年人行为明显不同于以前,表现为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等。
2、识别离退休综合征的好发因素
并非所有老年人都会出现退休综合征,主要与以下好发因素有关。
1)性别。通常来说,男性比女性更难适应离退休的各种变化。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退休后,活动范围由“外”转向“内”,这种转换比女性更为明显,因此容易出现适应障碍。
2)个性特点。平时严谨、事业心强、工作繁忙的人,容易出现退休综合征。因为他们过去每天都紧张忙碌,离退休后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在心理上难以适应;相反,那些个性较为散漫、平时工作清闲的人,反而不容易出现离退休综合征。
3)个人爱好。在退休前爱好较少的人,由于退休后失去了精神寄托,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容易引发离退休综合征;而退休前爱好广泛的老年人则不同,工作重担卸下后,可以充分享受闲暇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不容易出现退休综合征。
4)人际关系。不善于交际的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烦恼无处倾诉,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引发离退休综合征;相反,老年人如果人际交往广,擅于结交新朋友,则不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5)职业性质。退休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图秀的心理感受不同。通常来说,在工作中担当管理者的老年人,退休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而退休后生活重心变成家庭琐事,社会联系突然减少,容易出现离退休综合征;而普通劳动者退休后摆脱了繁忙的工作,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一定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内心容易满足,不容易出现离退休综合征。
通过长期以来对失能失智及各类高龄老人的照护,普亲养老不仅在老人们的生活照护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老年人们的心理照护,也能完美找到解决办法;这与长期的专注是分不开的,老年人出现离退休综合征,就是心理上遇到了一些难以排解的情绪,作为护理员,应该给予其专业的照护,而作为家属,更应该警惕老人陷入离退休所带来的负面情绪里,积极带领老人融入退休后的精彩生活。
衡阳市普亲白沙洲老年养护中心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特变电工衡阳分公司大院内,是普亲养老落地衡阳地区的首家专注失能失智及高龄老人长期照护的养老机构。该机构是普亲养老与衡阳特变电工共同探索大国企小社会背景下引入专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的有效模式,聚焦老牌国企退休员工,集中解决“小社会”内部及周边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养护院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床位90余张,独栋独楼,紧邻家属大院医务室。院内亭阁相映,绿植夹道,环境幽雅,并配套有专业健身器材及大型运动场所,生活休闲惬意。
经过全方位适老化改造的普亲白沙洲老年养护中心,融养、护、康、医于一体,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养护中心的改造以普亲养老机构3.0版本为标准,布局有起居室、活动室、康复诊疗室、心理咨询室、洗浴间、洗漱间以及卫生间等功能性空间,室内各项配套设施严格遵循无障碍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失能失智及高龄老年人生理特征,注重干湿分区,甄选环保材料,配置智能化护理床、智能恒温冲洗马桶、一键呼叫系统、全天候中央热水系统等人性化的设施设备,还配置了24小时安全监控系统、电梯门禁安全系统等,为入住长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此外,机构配备有一支由执业医生、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士、护理员、专职社工等组成的多学科专业照护团队,通过全面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详细了解每位长者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生活经历、饮食口味、自主活动能力等情况,量身定制个人照护计划,并由照护团队提供24小时规范化、流程化服务,确保长者在机构享受到安全、舒适、愉悦、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