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正文

这次啄木鸟“啄自己”能不能换来行业的一张明白账?

2025-04-25 14:14:39 来源:- 作者:-

在家电维修这件事上,消费者的信任一直很脆。不是今天才脆,是很多年了。它是刚需,又不可控;它需要专业,又总让人不安;你永远不知道预约来的是技术好坏参半的哪一位。

今年315晚会,一连串现场偷拍的视频让啄木鸟成了行业乱象的代名词:虚高报价、话术导向、三天上岗、抽成离谱。曝光之后,一如既往的舆论海啸、监管关注、热搜讨论、品牌风险。

啄木鸟这次暴露出的,是家电维修这个行业多年未解的“老毛病”:

1、报价不透明,用户常常后知后觉;

2、培训系统薄弱,师傅“带着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平台以“单次成交”为导向,工程师被KPI和提成倒逼着“多修多赚”。

这一切,不止存在于啄木鸟。只是它够大、够普遍、够有代表性,所以它成了那个必须被点名的平台。315不是聚光灯,更像照妖镜照到的是整个行业潜在的结构问题。

但是这一次,被点名的没有跑路、没改名、没有低调处理、也没换马甲,而是选择了正面回应。

3月15日晚上曝光,啄木鸟连续发布了公告,整改承诺,把整改内容一条条列了出来。从退费到流程梳理再到培训机制、从价格预估到服务可视化,几乎把平台运行体系全线拆了一遍。紧接着的几天,每天更新整改进展、开放评论区、不删负面评论,还推出了举报奖励,鼓励用户反向监督。

你可以说这是危机公关的新花样,也可以说它只是为了自保。但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一个被推上风口的平台敢把整改摊在公众视野里,本身就是件不寻常的事。

啄木鸟这次,调整了很多看起来不新鲜、但动起来很痛的机制:报价必须提前确认、服务过程必须留痕拍照、用户能看到师傅的历史评分、举报成立给奖励、培训周期拉长,实操考核必须过关、上线AI定价辅助,避免坐地起价……

尤其是AI预估价格这件事,看似是技术活,实则是平台自断暗箱操作的第一刀。这些变化并不惊天动地,但它们确实在动最核心的运行逻辑从以成交为目标,转向以透明和服务体验为核心。这个行业不缺服务,缺的是让用户安心的机制。

一个平台再努力,也换不来整个行业的干净。

透明定价这件事,技术可以辅助,但标准得一起定;服务流程这件事,一个平台拍照录像没用,得有抽检机制、有行业评估;用户教育这件事,更不能只靠被宰一次来长记性。这需要行业组织、平台、监管和用户多边的协同。只有一方努力,效果注定有限。

这次啄木鸟的整改仿佛把行业的问题撕开摆在桌上,家电维修这个行业,还远没有进入成熟期,制度不完善、流程不透明的问题依然广泛存在。但当有平台开始不藏问题、不逃风暴、不遮遮掩掩地修补漏洞,它至少迈出了那个最难的第一步。

有时候,先做那个被打的,可能才是重新开始的唯一方式。


责任编辑: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