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亲的溺爱,还好有它守住孩子咽喉健康
送儿子轩轩去爷爷奶奶家小住前,我千叮咛万嘱咐:“爸妈,别总由着孩子吃零食!” 二老连连点头,可等我视频查岗,镜头里轩轩正抱着薯片袋大快朵颐,奶奶在旁笑眯眯地剥着巧克力糖纸:“就吃这一次!” 爷爷还冲镜头比了个OK的手势,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还好悄悄往轩轩的行李箱侧袋塞了盒北京同仁堂小儿咽扁颗粒——这是我和孩子战斗多年总结出的经验,也是应对老人宠孙的最后防线。
刚到奶奶家那几天,轩轩彻底实现了零食自由,开心的不得了。这份甜蜜的放纵在第三天深夜反噬。凌晨一点,手机突然剧烈震动,屏幕亮起的瞬间,我的心猛地悬到嗓子眼——是婆婆发来的紧急语音,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慌乱:“囡囡,轩轩咳得厉害,说喉咙像被针扎,药箱里只有我们吃的含片……”视频接通的刹那,暖黄的灯光下,轩轩蜷在奶奶怀里,小脸涨得通红,每声咳嗽都带着破音的沙哑,时不时难受地用小手抠着喉咙。 “妈,别急!”我一边安抚,一边飞速滑动相册找出咽扁颗粒的使用说明,“您翻他行李箱侧袋,有盒红色包装的药,专门治孩子吃多零食上火的。”镜头里,婆婆手忙脚乱地扯开拉链,翻出药盒时如获至宝:“这个管用吗?”我看着她颤抖的手,突然想起小时候自己生病,母亲也是这样焦急地找药。
“管用!金银花和射干都是清肺热的,颗粒带甜味,轩轩肯定肯喝。” 热水冲开颗粒,淡淡的薄荷香混着金银花气息在房间散开。轩轩皱着鼻子尝了一口,随之咕嘟咕嘟喝完整杯,还伸出舌头舔了舔嘴角。我守着视频教婆婆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孩子发烫的脖颈处,又指导她按摩天突穴缓解咳嗽。半小时后,咳嗽声渐渐弱了下去,轩轩的呼吸也变得平稳。婆婆举着空药盒仔细端详,老花镜滑到鼻尖,“配方里的金果榄、玄参,听着就比我们乱找的含片靠谱。”
第二天返程接轩轩时,我发现客厅茶几上的零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洗净的葡萄和切好的哈密瓜。轩轩扑进我怀里,声音还带着些沙哑:“妈妈,奶奶说以后每天只能吃一块糖,要是喉咙痛就喝小甜水!”一旁的爷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们也下载了用药说明,专门记在手机备忘录里,下次保证提前预防。”婆婆拉着我坐下,翻开手写的笔记:“囡囡,你再教教我,孩子咳嗽分几种?还有这药什么情况不能吃……”
每次收拾轩轩的行李,那盒咽扁颗粒都雷打不动地躺在最上层。它不仅是对抗咽喉肿痛的良药,更成了我和老人间的健康约定——既包容着隔代亲的宠溺,也守护着孩子的稚嫩咽喉。偶尔视频时,还能看见婆婆举着药盒向邻居炫耀:“我家囡囡教的,带娃就得备这个!”而爷爷也笑着说:“咱宠孩子,也得讲究科学!”在这场爱的博弈里,我们都在学着用更温暖的方式,守护孩子的健康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