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暖阳照“银龄” 法治雨露润“幼苗”
为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发挥高校大学生在基层普法中的生力军作用,2025年7月8日,桃州镇团委联合巢湖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了针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专项普法实践活动,通过普法宣讲、普法课堂、情境演绎等形式,引导当地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法护夕阳暖人心,守牢养老钱袋子。
针对老年人视力特点和学习习惯,宣讲团精心编印了大字版普法手册。手册中特别设计了生动直观的“反诈漫画图解”,将“保健品陷阱”、“高回报理财骗局”等常见诈骗手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拆解;同时附有简明扼要的“应急指南”,清晰列出遭遇诈骗或权益侵害时的报警流程、证据收集要点及法律救济途径。活动不限于单向宣讲,更重视互动与服务。
实践队成员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把晦涩严肃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家常话”;同时结合广德市发生的“讲座诱导购买高价保健品”“收藏品虚假投资”“冒充亲友救急”等真实、鲜活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心理陷阱及社会危害,使老年群体在深切感受身边风险的同时,明晰相关法律界限,切实提升识诈防诈的“免疫力”。
依托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宣讲团成员耐心倾听老人在家庭赡养、财产继承、监护关系、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困惑与诉求,现场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专业法律咨询与初步建议,能够解答的当场释疑,复杂问题则引导其寻求专业法律服务,有效缓解了老年人“遇事找法难”的困境。
法治育苗正当时,护航童年向阳生。
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护网,宣讲团队员深入社区开展“法润童心·向阳而生”的主题普法行动。讲座设计上,考虑到参与儿童年龄阶段和认知特点,实践队员创新采用“微课释法”“情景明法”“游戏践法”等多样形式。“微课释法”聚焦法律意识强化,在“法治微课堂”环节,成员们以动画短片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用童言童语讲透法理人情。
“情景明法”强化行为边界认知,通过“校园欺凌情景剧”开展角色扮演,让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法律责任。“游戏践法”促成行为习惯养成,设计“法治飞行棋”“安全自护棋”等互动教具,将正当防卫限度、隐私保护规范等知识点融入游戏规则,让法治观念入脑、入心、见行。普法之路,步履不停;青春担当,向光而行。从宪法条文到生活场景,从被动听到主动做,实践队以“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在未成年人心中播撒法治种子,用法治光芒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春传递正能量,基层普法我先行。
宣讲团成员裴心媛表示:“这次普法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法治宣传的重要性和挑战性。面对老年人,我们不仅要耐心讲解法律知识,还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复杂的法律概念。看到他们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豁然开朗,我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
同时,与未成年人的互动也让我意识到,法治教育需要从小抓起,通过有趣的形式让他们接受法治观念,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也让法治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此次桃州镇团委联合巢湖学院法学院开展的“一老一小”专项普法实践活动,旨在探索精准普法的有效路径。活动打通了精准法律服务直达基层群众的“最后一米”,确保老年群体和未成年群体在法治社会建设中“不掉队”。
巢湖学院学子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使命,将专业知识与赤诚之心融入法治实践,不仅成为连接法治理论与基层需求的桥梁,更以鲜活实践为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构建全民守法新格局贡献了青春智慧,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与蓬勃力量。
文字|田馨
图片|谢安楠 裴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