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绽放德江
艺术学子以专业实践书写基层服务新篇章
初秋的微风吹来,贵州德江的青山绿水间跃动着青春的音符。8月18日-19日,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师生深入德江,以“贵州音乐时光”线上线下群众音乐舞台为载体,开展了一场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这场跨越校园与田野的艺术对话,不仅为县域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更让青年学子在基层沃土中锤炼本领、明晰使命,交出了一份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专业赋能基层,实践淬炼真知
在为期两天的节目参与中,三大专业学子以“艺术+服务”的创新模式,展现了新时代艺术青年的责任担当。音乐表演专业6名学生以精湛技艺参与赛事竞技与暖场演出;播音与主持团队化身文化传播者,深入当地采访参赛选手、节目组及当地居民,并将采访素材与节目实况整合,以《聆听德江:贵州音乐时光寻踪记》为题创作省级视频大赛作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生团队更成为节目组的“技术新势力”,4名学生全程参与节目录制与后期制作,其中一名学生因表现出色受邀返场参与近期节目拍摄,并获得《贵州音乐时光》的正式实习机会。
“当摄影老师手把手教我如何根据现场表演来调整运镜角度和设置设备参数时,我真正理解了课堂理论与行业实践的差距。”参与节目录制的彭同学感慨道。这场实践让学子们既收获了掌声与肯定,尽管在直面行业前沿中清醒认识到自身在传统技艺创新,技术应用的场景适配性,基层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大家进步的劲头反而更足了。
搭建双赢平台,激活文化动能
德江县以开放姿态引入高校艺术资源,推动创建高校在基层文化振兴中形成“实践-创作-反馈”闭环机制。节目组不仅为学生提供专业设备操作、全流程制作等实操机会,更通过行业导师给予艺术学子深入指导,通过实践考察发现人才,将适配行业的学生纳入节目组人才储备库。这种“沉浸式”实践模式,既破解了基层文化活动专业力量不足的难题,又为高校人才培养开辟了第二课堂。正如贵州音乐时光负责人所言:“青年学子的创意与活力,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文化动能。”活动期间相关话题在线观看和参与点赞量共计突破16万次。
扎根基层沃土,书写青春担当
“曾经怀疑自己能否胜任专业工作,现在终于有了方向。”获得“贵州音乐时光”日赛冠军的学生周同学的话道出了学子们的心声。这场实践让00后艺术生们深刻认识到:专业价值不仅体现在舞台灯光下,更蕴含在服务基层的文化需求中。他们中有人计划深入贵州民族地区采集音乐素材,有人着手建立“基层媒体技术共享站”,更有人将毕业设计瞄准县域文化IP开发。学生在服务基层中深化专业认知,明确“将小我融入大我”的职业定位。
当前,乡村进入全面振兴阶段,文化振兴亟须更多主动搭建“实践育人+乡村发展”协同平台的积极尝试。当高校的学术资源与基层的文化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当青年学子的专业理想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同频共振,必将催生出更多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的文化成果。这群用音符记录时代、以镜头传递温度的艺术学子,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最美的样子,就是把个人奋斗融入祖国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