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王俊杰:以技术为基,匠心勾勒城市天际线

2025-09-01 16:09:00 来源:- 作者:-

在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区域,一幅三亚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的照片格外醒目——流线型屋面宛如展翅白鹭,覆盖着复杂的多曲面PTFE膜结构,这座被称作“钢铁白鹭”的建筑,不仅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的代表性项目与城市新地标,更是集团总裁王俊杰率领施工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图片1.png 

王俊杰

回溯其二十余载职业生涯,这位资深土木工程师的成长轨迹始终以扎实专业为底色。1996年,王俊杰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系统研习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等核心课程,为日后深耕行业筑牢理论根基。2000年,他带着专业所学走出校园,以技术员身份加入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从此扎根。从紧盯一砖一瓦的施工细节,到统筹主持影响城市风貌的重大项目,再到如今担任集团总裁,他始终以过硬技术为锚点,稳步前行,最终成长为行业内兼具深厚工程实力与卓越领导能力的杰出代表。

在王俊杰看来,建筑行业的进步离不开技术创新,而创新往往源于对施工细节的执着。多年来,他始终聚焦建筑施工中的痛点难点,带领团队研发多项知识产权成果与创新工法,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超高层建筑改造中幕墙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他与团队共同开发“用于超高层建筑改造的单元体装配式幕墙施工系统及方法”,通过工厂预制单元体、现场模块化安装,大幅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面对多曲面异形膜结构安装精度难把控的行业难题,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多曲面异形膜安装结构及安装方法”,通过精准定位技术与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膜结构与建筑主体的完美贴合。而他的其他成果,例如“大角度倾斜铰接钢柱桁架结构逆序施工工法”打破传统施工顺序,解决了倾斜钢柱安装的稳定性问题;“组拼式悬挑三角桁架支撑平台施工工法”则通过模块化组拼,适应不同建筑体型的施工需求,减少了材料浪费。这些创新成果,既源于他对施工细节的敏锐洞察,也体现了他“以技术创新推动质效保障”的职业理念。

在深耕一线施工与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王俊杰将遇到的问题提炼出关键技术难题,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科研课题,从理论层面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更科学、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例如,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的“大跨度屋面与多曲面单元幕墙PTFE膜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系统梳理了该类结构的施工难点与解决方案,形成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医疗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中,他与团队针对医疗建筑对洁净度、防辐射、人性化设计的特殊要求,研究优化了装饰材料选型与施工工艺,相关成果提升了医疗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这种从实践走向研究、再从研究回归实践的循环,让他的技术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从技术图纸上的一笔一画到城市天际线上的一栋栋建筑,王俊杰用扎实的技术功底、持续的创新精神与卓越的领导能力,在土木工程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如今,王俊杰带领团队交付的项目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亮眼坐标,而这些项目所获得的“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诸多荣誉,更是对他专业能力的最佳佐证。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二十余载扎根建筑行业的坚守,是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始终践行,更是一位建设者对“筑就高品质建筑、赋能城市发展”的不懈坚守。

在王俊杰眼中,每一栋建筑都有生命,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责任。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优质建筑项目落地,为城市发展与建筑行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用匠心与实力勾勒出更美的城市天际线。(龚亚楠)

 


责任编辑: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