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复烤变“绿”记——解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文/郭思琪)谈及烟草,你会想到什么?是人们吸烟时烟雾缭绕的场景,还是广袤烟田里烟农们弯腰劳作的艰辛,抑或是烤房中浓烟滚滚的画面。总之,在传统印象中,烟草绝对是一个“重污染”的行业。但与这一固有认知大相径庭的是,烟草产业其实也是中国“绿色经济”版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烟草行业正积极探索绿色转型路径,推动节能降碳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环境友好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而在一家大型烟草企业的复烤车间里,一场关于烟草加工的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发生,烟草复烤专家杨旭辉,正是这场变革的带头人。
烟草产业的发展长期面临两大核心矛盾:一方面,全球控烟趋势下,行业亟须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环境负荷,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公众对健康生活的期待;另一方面,卷烟工业对原料品质的稳定性要求日益严苛,必须通过精细化加工来保障烟叶的香气、纯度和均匀度。而复烤工艺,作为衔接烟叶初加工与卷烟制造的关键环节,其革新成为破解上述矛盾的关键所在。传统复烤采用高温烘烤技术,温度高达80℃以上且控温粗放,在高温环境下,烟叶中的一些挥发性香气物质会迅速散失,导致复烤后的烟叶香气不足、口感变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颗粒物,更让复烤车间成为区域污染源。这种“高耗能、高污染”模式,不仅与国家“双碳”目标背道而驰,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其生产出的低品质烟草产品也不符合当前市场需求,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杨旭辉所任职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烟草加工企业,在烟草种植、加工和销售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实力。作为该企业复烤车间技术负责人,杨旭辉深知复烤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对实现绿色生产的重要性。于是,他带领团队踏上了艰难的技术革新之路,立志要打破传统复烤模式的束缚,为烟草产业注入绿色发展的新动力。在杨旭辉的办公室里,堆叠着十余本工作笔记与实验数据手册,这些书册的每一页都是杨旭辉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真实见证。无数个日夜,他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调整参数,分析数据,不断摸索最优工艺路径;在复烤车间里,他们亲自操作设备,观察复烤过程,记录每一个细节。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杨旭辉推动复烤技术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杨旭辉看来,要实现烟草复烤的绿色转型,首先要从设备入手。杨旭辉针对传统复烤设备能耗高、污染大、烟叶品质受损等问题,通过技术攻关与产学研联合研发,相继研发了“一种用于烟叶加工的脱硫脱硝与废气净化设备”“一种碎片烟叶分离除杂装置”以及“一种基于多级处理的烟叶复烤有害物质转化设备”等核心装备。这些设备分别破解了废气治理、原料提纯与有害物质控制三大难题,构建起覆盖源头控制、过程优化与末端治理的“立体化防线”。具体来讲,“一种用于烟叶加工的脱硫脱硝与废气净化设备”采用催化氧化与湿法吸收耦合技术,将复烤过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普遍从200mg/m³降至30mg/m³以下,有效改善了复烤车间及周边的空气质量;“一种碎片烟叶分离除杂装置”通过多级筛分与风选技术,使烟叶纯度从92%提升至98.5%,年减少原料浪费超200吨;“一种基于多级处理的烟叶复烤有害物质转化设备”则利用热解-催化重整技术,将烟叶中以上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小分子气体,既降低了烟叶复烤过程中致癌物质的残留,也减少了后续处理这些有害物质的成本与难度。杨旭辉的这些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并全部实现产业化应用,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完成设备革新之后,杨旭辉开始将目光投向可对复烤过程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调控的后台系统的开发。他深知,只有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协同运行,才能真正将工艺参数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智能调控与节能型烟叶复烤加工系统”正是其倾力打造的新型复烤体系的“大脑”。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近红外水分检测仪、温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敏锐感知烟叶水分(精度±0.5%)与环境参数变化,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的训练,系统可自动调整烘烤温度曲线(调控响应时间<1秒)、通风量等关键参数,实现“一炉一策”的个性化加工。同时,系统还能根据生产计划和设备运行情况,智能优化能源分配,保障复烤生产用能的稳定与高效,显著降低综合能耗与运行成本。
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杨旭辉还做了大量配套体系建设工作,以全面配合复烤工艺的绿色化升级。比如,杨旭辉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从原料入库、加工过程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他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流程,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烟叶的外观、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等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追溯到相应环节,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杨旭辉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深入探究烟草复烤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规律,为复烤技术的持续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杨旭辉的这一系列措施相辅相成,成功构建起一个涵盖一线设备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开发、全流程质量管控、理论技术创新的全链条绿色复烤体系。该复烤体系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可复制性与适应性,可通过模块化设计快速适配不同产区烟叶特性,无缝移植到其他烟草产区,加速传统烟草加工整体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
杨旭辉主导这场技术革新,重构了烟草生产加工产业链的生态。依托这些技术,杨旭辉所在企业完成了复烤车间的绿色改造后,车间单位能耗从185kWh/t降至125kWh/t,年节省电费超2600万元;复烤车间周边PM2.5浓度下降76%,车间噪声降低至65分贝以下,;复烤烟叶感官质量评分从88分提升至91分(按国标评吸体系),高端产品原料适配率提高45%,搭载新工艺烟叶的卷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8%,带动地方税收增长超亿元。在经济效益之外,经过新工艺复烤的烟叶,其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醇厚,由此制成的卷烟产品焦油量平均下降1-2mg/支,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与品质的双重需求。杨旭辉的技术革新成果不仅在其公司实现全面落地,还随着技术输出与标准推广,逐渐辐射至全国其他烟草产区。目前,该复烤体系已在河南、安徽等多省烟草企业落地,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万吨,相当于再造300万公顷森林。凭借在绿色复烤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杨旭辉先后荣获“新时代中国烟草行业领军人物”“中国绿色烟草卓越贡献奖”等重要奖项,充分体现了行业对其技术创新价值与社会效益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绿色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替换,而是系统性的思维重构。”杨旭辉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不应该认为烟草行业就注定与绿色无缘,烟草也可以‘绿色’,关键在于我们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打破传统技术路径依赖;以全产业链协同为抓手,实现设备、工艺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平衡经济效益与生态责任。”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起点,杨旭辉已将目光投向更远大的目标。其正在着力研发“零碳复烤生产线”,计划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复烤生产过程中的零碳排放,且该项目现已取得初步成果。由此可见,这场由杨旭辉引领的绿色革命,正在为中国烟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注脚,真正实现“减污降碳”与“提质增效”的双赢,让烟草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绿色、创新、负责任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