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谭丽莹:以“架构之力”串联国漫与游戏,书写中国数字内容新标杆

2025-11-12 11:12:39 来源:- 作者:-

(李明辉)当记者推开门时,谭丽莹正与主创团队围坐在会议桌前,指尖敲击着剧本上批注,滑动着鼠标与大家讨论着动漫台词文学性与角色契合度。鼠标划过的轨迹,恰似她在中国国漫与游戏产业中织就的叙事经纬:从《画江湖之不良人》的文学宇宙奠基,到《画江湖之天罡》的破圈革命,再到“新不良人”手游的商业裂变。这位被业界誉为“中国国漫及游戏架构大师”的女性创作者,正以多年躬身实践重塑“中国故事”的筋骨。

图片1.png 

(谭丽莹与主创团队研读剧本)

提及谭丽莹的实践成果,“画江湖”IP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在国漫领域,她深度参与《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至第七季的核心创作,尤其在第六季中以文学指导身份全程把控内容质量——这部作品最终不仅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二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入围2024年第十六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最佳系列动画片,还斩获腾讯视频金鹅荣誉“年度最具口碑动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优秀动漫作品推介-优秀电视动画片”等多项权威荣誉,成为国漫圈层口碑与影响力双丰收的代表之作。此外,她参与的电影《画江湖之天罡》,也延续了“不良人”IP的内容厚度,进一步拓宽了IP的影视边界。

“《不良人》第六季的创作其实是一次‘戴着镣铐跳舞’。”面对记者关于国漫创作难点的提问,谭丽莹坦言,“这个IP已经积累了大量核心粉丝,他们对人物性格、世界观逻辑的敏感度极高,所以我们既要延续前作的‘江湖气’,又要避免故事陷入套路化。”她补充道,团队甚至会逐帧打磨台词细节,“比如姬如雪的台词,既要保留她的飒爽,又要体现她与李星云的情感羁绊,每一句都要反复推敲,这也是第六季能获得观众认可的关键。”

IP从动漫延伸至游戏赛道,谭丽莹的角色从“内容创作者”升级为“全局统筹者”。在《新不良人》游戏中,她身兼制作人、剧情总策划与编剧三职,既主导游戏世界观与主线剧情的搭建,确保其与动漫IP的调性一脉相承,又统筹全流程制作,从玩法设计到技术落地全程把控。这款游戏最终不负众望,拿下第八届硬核年度人气游戏“黑石奖”、App Store TOP1、2023vivo年度最佳角色扮演游戏等荣誉,成为IP跨媒介开发的成功案例。

图片2.png 

(《新不良人》游戏荣获第八届硬核年度人气游戏“黑石奖”)

“动漫是‘单向输出’的叙事,而游戏需要‘双向互动’,这是跨媒介开发最大的挑战。”谈及从国漫到游戏的转型,谭丽莹分享了《新不良人》的创作思路,“我们没有直接照搬动漫剧情,而是设计了‘平行世界’的框架——玩家既能看到熟悉的角色,又能通过自己的选择影响故事走向。比如在核心玩法上,《新不良人》突破了传统卡牌战斗中粗暴的数值比拼,深挖原著,将其中的人物羁绊及角色阵营活用到传统自走棋玩法中。游戏中包含11个不同的阵营,8个打法各异的职业,各种职业和技能的搭配多如牛毛,给战斗增添无数可能。”她还提到,为了贴合游戏的“角色扮演”属性,团队特意强化了人物的技能设计,“例如,朱友文的技能“天阴鬼手”和“天阴罡气”,分别体现了他作为玄冥教角色的近战攻击和控制能力,技能效果如眩晕、击退等,与角色在原著中的形象相符。这种设计让玩家在使用角色时,能感受到角色的独特魅力和能力,增强了角色扮演的代入感。”

图片3.png 

《新不良人》游戏角色之朱友文

学术与工业的跨界融合,是谭丽莹被称“架构大师”的核心密码。她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Group behavior simulation in multi-character interactions: Game narrative generation Algorithms based on social proof theory》革新了游戏叙事技术范式。

这篇以“社会认同理论”为核心的论文,直面当前游戏叙事算法“对群体心理机制理解不足、多角色互动场景真实性欠缺”的行业痛点。研究中,谭丽莹构建了“环境-认知-社会-行为”四元交互理论框架,系统分析空间布局、环境复杂度等因素对群体行为的影响,还揭示了群体规模与影响力传播的倒U型关系、群体行为收敛的S型时间曲线等关键规律。在此基础上,谭丽莹设计出基于图神经网络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叙事生成算法,通过社会认同强度计算引擎、多角色决策协调器等模块的协同,实现了高质量自适应叙事创作。这份研究不仅为游戏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更为教育训练、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奠定基础,成为“心理学理论与AI算法跨界融合”的典型范例。

“之所以选择‘社会认同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点,其实源于游戏制作中的真实困境。”面对记者关于学术研究初衷的提问,谭丽莹回忆道,“之前在做《新不良人》的‘帮派系统’时,我们发现AI控制的NPC角色互动很生硬——比如帮派成员不会根据其他人的行为调整策略,总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指令。这让我意识到,传统算法只关注‘单个角色’的逻辑,却忽略了‘群体互动’的心理规律。后来我查阅了大量社会心理学文献,发现‘社会认同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于是就有了将心理学与AI算法结合的想法。”

从国漫内容的精雕细琢,到游戏制作的全局统筹,再到学术研究的前沿探索,谭丽莹以“架构师”的思维,在不同领域间搭建起协同共生的桥梁。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她表示:“国漫与游戏的融合还有很大空间,比如‘互动动漫’‘云游戏叙事’等新形态,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接下来我希望能将学术研究更深入地结合实践,既做出让观众和玩家满意的作品,也为行业的技术发展贡献一点力量。”谭丽莹的实践不仅让“不良人”IP成为跨媒介开发的标杆,更以“内容+技术”的双重探索,为中国国漫与游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责任编辑: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