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张君轲的媒体智能化探索与实践

2018-12-18 10:08:42 来源:- 作者:-

记者 刘佳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来了生产力变革,也将媒体逼上了与传播速度竞技的时代。以机器人写稿、个性化精准推荐、多形式多媒介传播为特征的新型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业内将其称为媒体智能化时代。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副理事长张君轲,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当很多同时代的媒体人还在一再惊叹媒体环境的改变时,她已然走在了媒体智能化的探索与实践的道路上。一个接一个的专利技术相继问世,并被应用于新闻单位和媒体平台,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推动着媒体智能化的进程。

“当载体的实体消失于网络空间,一切以数据呈现时,一切变成数据流时,媒体也终将别无选择地回归媒体的本质——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建设。媒体智能化时代,人与机器、技术并不对立,而应该是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构建新的媒体生态。”这是张君轲对于媒体智能化时代的理解。而在她的专利技术成果中,无处不在展示对于这一理解的具化。张君轲自主研发的“基于智能信息分析的个性化新闻线索推荐系统”,首先通过智能分析媒体单位新闻信息系统中的线索、报题、文稿的线索信息,提取对应的标签并存入系统;然后采集全网信息,包括各新闻资讯网站、社交媒体、各类app、地方通联稿库、电话热线等等,将其接入数据分析引擎进行预处理,然后经语义分析、聚类分析形成标签存入系统;同时结合新闻单位的文稿系统,分析出记者的新闻工作属性并形成相应的标签;最后系统通过比对记者新闻工作属性标签及线索标签,就可以推荐相匹配的线索给记者使用。张君轲表示,在常规的媒体运作模式下,记者被新闻线索的捕捉困扰得苦不堪言,拓人脉、盯网络、逛论坛……每天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但忽略新闻线索、漏新闻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而这个系统就是在媒体智能化时代技术服务于新闻人的一个最好体现。它实际是四个步骤:分析媒体内容方向——搜索网络信息——分析记者战线方向——线索匹配推荐。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媒体内部的新闻线索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再利用,也可以实线全网信息的新闻线索发现。

如果说,张君轲的技术成果——“基于智能信息分析的个性化新闻线索推荐系统”改变了媒体的运作习惯,也将媒体的技术应用理念进一步解放,在媒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那么,她自主研发的“基于自然语义理解的智能化文章生成系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化文章生成系统”、“基于用户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新闻推送系统”等技术成果则颠覆了媒体的常规运作模式,将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业界专家评价张君轲的技术成果时表示,尽管机器新闻写作和个性化推送等技术理念并不是第一次提出,但是这几项技术成果都运用到了新的技术手段、运算模式和参数标准,对技术标准和应用效果有跨跃式的提升,彻底改变了用户体验。据张君轲介绍,“基于自然语义理解的智能化文章生成系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化文章生成系统”这两项文章自动生成技术,实际是初始版和升级版的关系。其中,“基于自然语义理解的智能化文章生成系统”、主要应用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自然语义理解作为文章分析、切片、生成的基础,极大提升了以往基于分词原理自动生成的文章质量,将文章自动生成,也就是机器写作的适应范围大大扩展。比方,以往机器人写新闻一般仅限于一般性的财经简讯、股市分析等,而现在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写新闻事件的综合报道等更复杂的稿件了。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化文章生成系统”在初始版本的基础上,引入了机器学习技术,让系统通过不间断的对网络文章大数据的学习、训练,形成了对各学科、各门类文章专有词汇、话术、艺术形态的深度理解,从而可以完成逻辑性更加严密、衔接更自然的文章。这两项技术无疑是对原有技术的颠覆,据悉目前这两项技术已经被一些国内的媒体行业巨头引入,成为我国媒体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技术。

据了解,近几年,张君轲凭借在媒体智能化领域的杰出成就获得了多项国内大奖,也受聘于一些权威学术团体出任重要领导职务。“这些年,我在新闻线索挖掘、智能写作、精准推送、视音频智能编辑等方面都有探索和尝试,很多技术成果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媒体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媒体人及相关的技术研发人员,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我希望和同行们一道拥抱技术、运用技术、创新技术,迎接媒体行业的新时代!”作为一个传媒人,张君轲为自己在媒体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感而倍感骄傲,对于自己选择的研发方向充满了信心。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