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正文

成都全景医学影像专家谈常见影像设备的区别

2019-01-04 16:45:35 来源:- 作者:-

医学影像设备类型很多,如PET /MR、PET/CT、 MRI、CT、X线摄影和B超等,但对于这些影像设备有什么特点、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却并不是很清楚。为了便于广大市民在检查时能更科学地选择,我们特邀成都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专家谈一谈这些影像设备的区别。

首先,上述设备中领先的是PET/MR,PET/MR是英文缩写,其完整的中文名是:正电子发射及磁共振成像系统,它是目前国际上尖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和科学研究,是当今发达国家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

但由于设备非常昂贵,目前在国内安装数量很少。为了让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省广大群众能够受益于PET/MR,成都全景医学影像中心已经引进了该设备。

其次,PET/CT是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对肿瘤的早期发现、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术前分期评估、术后复查有否复发及转移等治疗手段疗效的评估等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再说一下MR,也称为MRI,是一种磁共振成像技术。据成都全景医学影像的专家介绍,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其实就是中学物理的法拉第定律,导电线圈可产生磁场。人体在磁场里面,就会有一部分原子和外界磁场的脉冲磁信号产生“共鸣”,被接收器的“千里耳”听到。计算机对微弱的共振信号进行后处理,就产生了黑白分明、精细复杂的人体解剖图像。据了解,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没有电离辐射,对任何人体组织都不会有伤害。

CT,则几乎成为了二级以上医院的标配。它的检查原理是X线会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能针对病灶做很多个性化的后期重建处理,从内到外、从各个方位来发现和观察病灶。

至于X线摄影,则是最早应用的医疗放射技术,它利用的是X射线的穿透作用。当X线会穿过人体,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不过,X线最大缺点是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线片。”成都全景医学影像的专家说道。

B超主要限于软组织检查。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通过计算反射波成像。就像挑西瓜一样,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

最后,成都全景医学影像中心的专家提醒:上述影像设备有共性也有差异,不同部位、不同疾病,选择也不同。对于预防性主动要求检查的人群来说,了解上述影像设备的特点后,更有利于降低检查成本、得到更有价值的检查结果。

全景医学影像于2011年成立,是专注于疑难病诊断的专业医学机构。作为精准影像的先行者,深度健检的实践者、专属医疗的提供者,全景医学影像以精准影像诊断为主要技术支撑,以“专业立身、学术引领”为发展理念,执行严格的国际标准质控体系,以国际化医疗服务标准和理念为国内外特需人群提供精准影像诊断,并基于疑难病诊断能力开展高端深度绿色健检,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属医疗等延伸服务。成都全景医学是全景医学集团继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城市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布局项目。未来,成都全景医学影像将配备目前全球顶尖的“多模态”影像筛查设备—PET/MR,可筛查全身“毫米级”的多种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更加深度;零X线辐射,更加绿色。还配备PET/CT、双源螺旋CT、3.0T MR等一系列高端影像诊断设备。这些设备,对于进行肺癌、乳腺癌、肝癌、心脑血管疾病等专病种的早期筛查,将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依据。

责任编辑: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