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赵芳:将传统文化皆付于古琴

2019-01-09 10:12:39 来源:- 作者:-

记者:齐得胜了解古琴的人都知道,古琴神奇的魅力来自于琴器特有的音色和音质,而这些特有的发音性能又与琴的形制结构、制琴艺术有着直接关系。古琴制作必须选良材,以百年或上千年的老房梁为最佳,大多是桐木和杉木,有了良材,还需要上百道工艺才能制作出一把古琴,整个过程长达两年时间,因此这种精工制作和岁月的积累造就了古琴清幽淡雅、深沉悠远、圆润古朴的独特音色。

200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二批“人类口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与世界其他27个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获此殊荣。谈及到中国古琴艺术的推广与传承,人们首先都会想到一个人,她就是中国文化艺术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继承者,赵芳。

赵芳从事古琴以及其相关的作曲、演奏等事业多年,从她演绎的《禅云》中就能听出她性格平和,外柔内刚,独创的将古琴与佛教相结合的演奏方式,不但让听众享受了弦音的奥妙,也传递了佛家和平、洒脱的心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古老的文化艺术没有了兴趣,而赵芳却没有顺从时代的趋势,她认为只要传播得当,并在曲目中适当加以创新,这样既可以让人感受到古老的古琴文化,又能更加充分让现代人理解,赵芳运用其多年的弹奏经验和对于古琴曲目的充分理解,在编曲中加入佛家精神,将禅意汇聚到舒缓的琴音中。她发行的古琴专辑《云禅清响》,由五音幻化为五行,平衡了阴阳之道,A碟《云禅》中主打古琴音与佛教融合,不仅自成一派而且具有让人心旷神怡的功效。微妙的琴音使得听琴如同修禅,让浮躁的心得到沉淀。赵芳在创作的同时更融入了音乐疗法,使乐曲还具有安抚人心,平静情绪的功效,而B碟《清响》则是对古代流传至今的曲谱进行新的演绎与改变。赵芳表示,从古流传至今的曲谱是当时迁客骚人对于时代的铭记与感叹,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有些晦涩难懂,赵芳运用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加以改良古曲,焕然一新的古曲自专辑出版以来便在圈内广泛传阅,一时间成为了古琴行业内家喻户晓的流传。

2015,赵芳应邀请参加了“上海•中国古典艺术展演周”的演出,以两首精选的古琴曲目再度成为了整场演出的焦点。“现场十分寂静,我能感觉到观众们都在认真倾听,音乐可以连通人的思想,传递彼此的感情,那一刻我觉得我和观众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赵芳谈及此处演出,也是感慨万分。观众们的热情远远超乎想象,更多的人更是对古琴弹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得不说赵芳又在传承古琴文化上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

除了传播古琴艺术以外,赵芳还对于慈善事业有着无比的热情。20185月,赵芳在在其家乡河南郑州举办“乐轻松”个人公益音乐会,以娴熟的琴技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平缓的氛围,让整个音乐厅沉静在舒适祥和的氛围中。由于当下阶段的高度紧张生活,人们压力越发增长,日益加快的频率使得焦虑紧张的情绪始终是对于现当代年轻人的一种负担。赵芳本次的用意正是用古琴结合音乐疗法,让身处悠扬古琴声中的上班族可以平复自己的内心,缓解焦虑的情绪。演出结束之后许多观众甚至久久不能回神,他们在音乐中得以感受到轻松和愉快,也因此在演出结束之后争先向赵芳索要签名,表达自己的钦佩和感谢之情。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自古以来便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传言,而真正好的音乐正是拥有这般魔力,可以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而本次个人演奏会所得到的收入,皆被捐给了红十字会,用于公益事业。

“关于古琴,我认为它是需要传承下去的传统艺术,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藏。”常年在各国游离,也经历过西方文化熏陶的赵芳,这样表示。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法尽数那一日黄昏中赵芳所弹奏而出的曲调。左手按弦取音,右手拨弹琴弦。抹、挑、勾、剔之间,散音松沉而旷远,泛音清冷则而入仙,按音吟猱而多变。天地人三籁借一方古琴纵横交错、变幻无方,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跃然弦上。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