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不与科学结合的古玩鉴定都是耍流氓!

2019-01-14 17:48:14 来源:中国资讯网 作者:-

有人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在这个全民收藏的年代,据说中国古玩界的藏友数量没有上亿,也有八千万。

在备受争议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人指出“传统眼学”鉴定不可靠,因为有人打着“专家”的名号鉴定,却用华丽夸张的辞藻“指鹿为马”,古朴风格的微波炉适用碗也被吹成了哪个朝代的古陶瓷;也有一些藏友全凭“观感”和旁人的游说就掏大价钱买了个“伪古玩”......

图片1.png 

古玩鉴定,到底是“传统眼学”可靠还是“科学”可靠?

古玩鉴定其实有迹可循,用科学数据更能令人信服。2013年全国首届文物艺术品物证技术交流座谈会上,主办方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展览的90多件文物艺术品,每一件展品都是通过了司法物证鉴定拿到“身份证”的——这便是有力的论据支持。

有人反驳,“传统眼学”并不是靠感官说话,是鉴定专家经过了多年的经验积累发展而成的高深学问。试问:谁能保证每一次眼力测试中没有偏差?谁能保证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动摇?在缺少完整的数据、技术缺陷等问题下,即使有“一纸证明”的眼学结果也未必是真品......

图片2.png

最近,由古陶瓷拉曼羟基鉴定专利发明人崔文彦老师自制的《鉴定战争》科普视频在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正式开播,每集视频约为15分钟,整个系列共500集。《鉴定战争》是一个围绕古玩鉴定的学术类节目,主讲古陶瓷、青铜、玉器等鉴定方法,崔老师将站在科学、逻辑和常识角度来对现有的鉴定方法(包括眼学和科学鉴定方法)进行批判,以尖锐的视角对当代鉴定乱状进行无情批判!

图片3.png 

图片4.png 

往期精彩内容,请微信搜一搜“古陶瓷鉴定学术大讲堂”,或腾讯视频搜“鉴定战争”即可观看。15分钟的碎片学习时间,不仅是给消费者的知识科普,更是对给鉴定行业工作者的一个思考空间。

图片6.png 

图片5.png 

责任编辑: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