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年轻人徐伟的智能机床技术研发实践

2019-01-24 11:06:03 来源:- 作者:-

记者 刘叔同“作为机械制造业的重要设备,机床从最初的手动阶段,经过机、电、液的自动化发展,再到如今的数控化、智能化,不断在节省使用者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也不断在向高效化、精准化提升,这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我的每一步努力和尝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前,江苏捷美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研发总监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解读自己在智能机床技术领域的研发实践。几年来,他通过对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懈钻研,在数控机床智能化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先进技术成果,令业界侧目。他的这些技术成果为推动我国智能机床技术的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出生于1990年的徐伟,凭借自己杰出的研发能力,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为数控机床智能化发展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不仅引发了业界的关注,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据了解,徐伟上大学时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对机械有着着迷般地热爱。因为他认为,机械是人手和人力的延伸,发展机械就是对人类力量的提升,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大学毕业后,他对机床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智能机床相关技术的研发。“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它的技术水平和精准度,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机械研发领域,产品设计出来了,但由于零部件加工制造工艺和精准度的影响,致使产品无法达到设计性能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所以,我希望能够为机床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据徐伟介绍,他的研发工作主要围绕提升机床智能化操控、检测和维护,物料自动化、精准化处理等方面进行,截至目前,他已经取得八项发明专利,其中部分技术成果在沈阳机床集团、中国工业机械集团等大型企业的一些重要项目中得以应用,效果反馈非常好。

徐伟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板料位移量精确测量系统”、“基于振动信号时频子波的数控机床刀具破磨损状态检测系统”、“智能机床自动下料控制系统”、“智能机床集成化安全控制系统”等,都是十分具有行业影响的机床组件技术成果,为相关细分领域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其中,他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基于振动信号时频子波的数控机床刀具破磨损状态检测系统”技术水平先进,具有极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曾获得“2016中国金属切削刀具技术杰出成果奖”一等奖。据徐伟介绍,刀具作为机床加工作业中的重要部件,在切削或是磨削过程中,会发生磨料造成的磨损或崩裂,也会发生化学腐蚀,这都将影响机床工作效率和工作率。所以,在机床作业过程中实时对刀具破磨损状态进行监控检测、预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徐伟的这项刀具破磨损状态的检测系统,主要基于对刀具切削、磨削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测量和计算,通过对振动信号时频子波的分类、聚集、信号分离重构等最终统计出各类信号指标参数的动态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刀具的破磨损状态和机床运行状态,实现刀具破磨损状态的识别检测与定量化预警、预报。业内专家认为,徐伟的这项技术成果思路巧妙,应用简便,性能稳定,能够切实解决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提升精准度和安全性的需求,是一项重要技术创新。

此外,徐伟还创造性研发出了“基于智能化机械手臂的锯片冲孔机床”、“基于三维可视化建模的智能化数控机床”、“数控机床远程智能控制云平台”等技术设备和平台系统。其中,“基于智能化机械手臂的锯片冲孔机床”通过在传统冲床上设置两个机械手以及输送平台,完成原有人工操作部分,解决了传统加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的劣势,降低了生产成本;“基于三维可视化建模的智能化数控机床”则是一种新型数控机床,通过在常规数控机床组件中增加智能控制器、激光扫描仪和360度旋转滑动装置等,实现材料加工过程三维可视化,让材料加工处理更加精准可控;“数控机床远程智能控制云平台”将云平台引入到数控机床的自动控制领域,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远程智能化操控和远程故障诊断。这些技术设备和平台系统,不仅成为数控机床智能化领域的重要前沿技术,更为我国数据机床智能化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思路。

徐伟在智能机床技术研发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及他所取得的一系列技术成果,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近几年,他多次获得全国性的专业技术大奖,并受邀在一些权威组织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和在一些重要学术评选活动中担任评审。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对自己的事业有长远的规划和更高的期待。“智能制造是当今世界工业生产的特点和趋势,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在各行各业随时都在发生,我愿意不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结构,为智能机床技术发展,为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断提供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徐伟说。

责任编辑: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