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徐伟:数控机床智能化的改革者

2019-01-26 15:35:47 来源:- 作者:-

记者:王佳音“当数控机床的水平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国家重要竞争力的标准时,对它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独立自主的数控系统,推进数控机床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数控机床智能化的改革者,江苏捷美工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技术研发总监徐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现阶段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年轻有为的徐伟充满了自己的想法。

中国高端数控机床在高速发展,但是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现如今进口比例仍然很高。对于国外的依赖主要集中在“智能化系统”这一个简单的点上,如何给中国高端的数控机床装备上大脑,就是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多年来,徐伟带领团队从研发智能化数控系统做起,一点点敲开了技术改革之路紧闭的大门。

2015年6月,徐伟的第一项研究成果“数控机床板料位移量精确测量系统”横空出世,此技术成果利用传感器组成信号接收单元,可以精确地对于数控机床上的位移量进行运算。在数控机床领域内,采用编码器记录每次转动的圈数得到位移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方式。传统测量方法中由于机床所加工的工件不同,有时会发生转动情况,使位移量计算不准确,而新型的测量装置可以有效地抑制这样情况的出现,所安装的运放电路可以通过运算来求出平均值,提高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能,让零漂的情况几乎不会再出现。在第一项技术成果问世之后,徐伟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需要真正让国内的数控机床系统拥有自己的大脑,仅仅这样是并不足够的。

同年9月,徐伟又研制出了“基于智能化机械手臂的锯片冲孔机床”,在之后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基于振动信号时频子波的数控机床刀具破磨损状态检测系统”、“数控机床远程智能控制云平台”、“智能机床自动下料控制系统”等成果陆续问世,截止到目前,徐伟公布的专利成果就有8项,而每一项专利成果都推动着智能化数控机床的一次次进步。

2018年10月,徐伟在由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和中国工业自动化装备协会联合举办的2018年中国机电装备技术发展领军人物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了最高规格的一等奖。与许多其他行业不同,数控机床是一个涉及到驱动、控制、软件、通信、电子、机械等众多学科的超级交叉学科,各细分领域的纵深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国内进行数控系统开发的企业不在少数,而国内高档数控系统的发展路程一直以来都是以引进、吸收、消化为主要的途径,徐伟却一反传统,他通过带领团队不断开展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发展,经过反复的分析、优化,促成了八项专利技术的层层递进,现有的综合技术让自己所研发的系统具有高速、高效、高精度的控制功能,现在已经大面积地通过技术合作取代了进口产品,领军人物这一称呼真正当之无愧。

“机床行业作为高端制造行业的基础,现在已经得到全国的重视,在现当代制造行业是国策的前提下,机床行业仍然是基础与焦点,我们自己有的技术并不差,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多轴联动和精准定位,是现代数控机床发展的必要之举。”徐伟曾经对中国现有的机床行业发表过这样的见解,这也是他带领团队多年以来专精于研发专业领域工具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与看法。

数控机床高科技成果在国内企业落地生根难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强,而其主要原因终究是在市场经济下传统机床企业缺乏一个严密而成熟的战略规划,在短期盈利的想法下,没有坚持传统工匠精神与品质,不断地削减研发投入。“国产的品质并非不行,很多进口原件也没有解决机床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我们都应该正视自己的创新能力,去充分支持和鼓励国产化功能部件的充分发展,利用本土化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优势,才能支持主机厂研制出有技术特色的产品,才能形成有别于欧洲企业和日本企业的从技术特点到市场响应能力到成本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而上述功能部件需要在进一步的应用中走向成熟,因为只有在应用中发现问题,才能完成创新成果走向成熟的过程。”对于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前景,徐伟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认识,而他也正带领着已经发展起来的机床行业走向更高一步的顶峰。


责任编辑: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