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迎上涨周期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受关注
2018年8月,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2018年一年从3414万头下降到2988万头,下降幅度达到12.2%。进入到2019年以来,下降趋势仍然没有停止。2019年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达19.1%。2006 年的蓝耳病疫情,带来了近 20 年来猪价最高涨幅(191.61%),以及长达 22 个月的持续上涨。而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我国作为一个养猪大国,养猪数超过世界一半,影响大概率将超当年。预计到2019年底,生猪的价格可能会出现70%到80%的涨幅,建议关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天邦股份、正邦科技等生猪行业相关上市公司。
中国在疫情暴发前就已经开始布局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不过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机制十分复杂,基因型多(22个基因型)且病毒容易变异,该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造成了疫苗研发的难度,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庞大,病毒编码蛋白种类多,目前过半数蛋白功能尚未确定,免疫逃逸机制也极其复杂多样。自中国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后,疫情引起了国家各个层面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与其它研究所一起迅速启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此前中科院微生物所与瀚叶股份在L-丙氨酸的生产与推广上已经有过合作,此次瀚叶股份也有计划联合院所来共同攻克疫苗难题。农业部2019年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科研攻关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基础研究,实施国家“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重点推进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学和检测技术研究等科研攻关。建议可持续关注瑞普生物、瀚叶股份、海利生物等疫苗研制相关企业的研发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