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正文

访制壶名家汪庆红:“紫砂是我的事业”

2018-06-11 12:03:53 来源:- 作者:-

1528689792332297.png 

汪庆红,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紫砂行业协会会员,自幼受壶艺熏陶没,1988年开始学习紫砂手工的传统技法,期间得到多位大师的指点、传教,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95年在美丽的丁蜀镇陶瓷城创办了庆红紫砂艺术馆,历经几十年的孜孜以求,获得了同行人士及业内行家的高度评价,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精品博览会上获奖,得到国家级权威网站及报刊的报道和访谈。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将艺术与文化、实用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工艺,极具艺术魅力及艺术价值。形态多样的紫砂壶,折射出制壶之人的制壶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创意,保留紫砂独特质地,灌注寓意灵魂,承载文化底蕴。

春寒退去,草长莺飞,放眼望去,处处岁月静好。就在这个时节,我们有幸拜访到了制壶名师——汪庆红。

在现代制壶名家中,汪庆红的作品,通透大气,简而不繁。结合现代设计的简约灵动的特色,集实用美观、文雅新趣为一体。作品广受紫砂爱好者追捧。但这位广受业界好评的制壶名师,为人低调,鲜有争执。

笔者:汪老师,您好,很感谢您能接受采访。您能说一下,在您多年制壶过程中,您追求的是什么?

汪庆红:客气,紫砂壶是集艺术与实用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对于艺术品就要包含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观察,对美要执着。制壶的过程犹如人生旅途,有雄关漫道,也有轻车简从;有静若深潭,也有沸如泉眼。制壶的创意,源自于生活的积淀,在积淀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源于内心,才能制得一把好壶。

笔者:大家都知道您传统器做的很好,但是偶尔创作一把新样都会让人眼前一亮,请问您是如何把握这种创作的呢?

汪庆红:就拿这把松鼠壶来说吧,你乍一看,这个壶就显得很别致。壶体珠圆玉润,造型很清新,线条很流畅,整体看着还带点俏皮。壶嘴弯弯的,这样出水很流畅,这壶盖用的是球钮,显得很饱满。压盖严密,子母线也吻合,这个壶把,像不像松鼠那个毛茸茸的大尾巴。把这个形态跟我脑海中的壶的样子结合起来,这个形就出来了。

笔者;这么有创意的壶,您是怎么想到的?

汪庆红:松鼠壶的创意是一次外出采风时,看到一个松鼠吃坚果,得到的灵感,当时就想把这个形态用到制壶上。采风结束后,尝试制了一把,得到评价还很不错,我就很开心。所以,在紫砂壶器型创新上,要融入自然美,要把自然的气韵和灵动融合起来。不然,做的壶就有匠气,很死板。因为松鼠壶,这个器型的独特性和创意性,就将这个器型,申请了外观专利。

1528689802603240.png 

一个小小的松鼠,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是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在制壶者眼中,就是创新的源泉,是汪庆红秉持着对紫砂制壶不懈的艺术追求,才创造出这把特色的松鼠壶。由此可见,汪庆红对紫砂的热爱程度之深。

笔者:能说说您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么?

汪庆红:紫砂制壶是千年流传的技艺,我的很多作品也源自于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根基,是做不出好壶来。

笔者:那您能分享下,您是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制壶中的呢?

汪庆红:很多制壶的技法造型,都是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出来的,就拿这把八方迎福壶来说,八方壶是经典器型,它追求的是平稳庄重、轮廓分明、线条流畅。这些因素都是固定的,为什么又叫迎福壶?我们传统文化风俗中,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藏福。这个壶盖内镌刻福字,开盖迎福,合盖藏福。这样这把壶的寓意,就非常吉祥、喜庆。结合八方迎福壶的特点,壶身再镌刻上“一搦山川掌握中,人间何处不清风”一词,更有古朴遗风的意味。

1528689813878648.png

八方迎福,迎八方宾客,茶香四溢间,偶见盖中藏福,不由心生喜爱,心境开阔...方壶中,八方器型,方中藏圆,实难塑造,而八方迎福壶,不但保有原本器型中,通透简洁,明快挺秀的特点;又在寓意上,加之独到的藏福创意;汪庆红扎实厚重的制壶技艺,在此壶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紫砂壶是一种艺术品,是制壶之人对生活、对文化的一种寄托和追寻。而品壶之人,更能在赏壶的同时,得见壶中蕴含的切切真意,观拿觊赏,一切尽在不言中。

 


责任编辑: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