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诗人何德宝:以诗歌书写时代心声,用笔墨致敬英雄精神
近日,著名军旅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德宝的诗集《向阳之歌》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自2020年以来创作的百余首现代诗、古体诗词和歌词作品,分为《长情告白》《古诗今韵》《向阳之歌》三部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家国、民族和时代的深情告白。
从军营到文坛:一位老兵的诗意人生
何德宝1990年12月入伍,曾在原沈阳军区、济南军区机关部队服役多年,历任红军连文书兼军械员、新闻干事、科长等职。服役期间,他多次被评为“自学成才标兵”“新闻报道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七次。2010年转业后,他继续在宣传文化战线发光发热,同时重新拾起搁置多年的诗歌创作。
何德宝的文学之路始于1992年。那一年,他在《江城日报》发表处女作《英雄泪》,从此开启了与诗歌结缘的人生旅程。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他深受感动,再次燃起创作激情,陆续在《中国军网》《中国诗歌网》《解放军报》等平台发表百余首诗歌,广受好评。
深情讴歌英雄:平凡中的伟大最动人
《向阳之歌》中既有对祖国山河的礼赞,也有对英雄人物的致敬。其中,《敬礼,可爱的中国》《致敬,英雄》《今夏,你们最美丽》等作品,曾引发广泛社会反响。尤其是《今夏,你们最美丽》一诗,取材于2022年高考结束后一位环卫工母亲与儿子相拥而泣的真实场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普通人身上闪耀的光辉。
“他们的泪也是英雄泪。”何德宝表示,英雄不仅属于赛场上的奥运冠军、战场上的战士,也属于千千万万默默无闻却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他的诗作正是要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发声。
家乡情怀浓郁:老井、老磨、酸白菜里的记忆温度
作为山东沂源人,何德宝的诗歌中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故乡的老井》《那一盘老磨》《房前一棵小树》《路过麦田》《凝望田园》《酸白菜畅想》等作品,通过对乡村景物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幅幅质朴而动人的乡愁图景。
“老井旁边的两棵银杏树/婀娜多姿,依偎婆娑/用爱抚慰着老者的孤独……”字里行间,是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一层白菜一层盐,有序码放/把那块大石头实实压在了缸上……”是儿时生活的鲜活印记。这些诗篇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回望,更是对家乡文化的深情守望。
赓续传统,展望未来:复兴梦、父母恩、民族魂
《民族伟业·复兴梦赋》《天下第一情·父母恩赋》《秋风凉·退休赋》等长篇赋体诗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宏大的历史视野。他以恢弘的笔调描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抒写科技强国、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同时也深情讴歌父母养育之恩,表达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夫怀胎十月,母身臃胀……父之坚刚,撑起家之房梁;母之柔善,抚慰幼之纯良。”这些诗句不仅饱含情感,更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
向阳而生:诗歌照亮心灵,信仰引领前行
在代后记《诗如人生》中,何德宝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与创作初心。他坦言,诗歌是他生命中最明亮的一束光,即使在人生的低谷时刻,他也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与善良的追寻。“灵魂有信仰,行动有方向,眼中有灵气,心中有阳光。”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诗歌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聆听诗歌的声音,感受时代的心跳,用诗歌去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让美妙的赞歌永远传唱!”。
2025年6月21日,《向阳之歌》作者何德宝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并接受了相关媒体的专访,受到了现场读者的广泛欢迎。
《向阳之歌》的出版,不仅是何德宝个人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当代军旅文化和主旋律文艺创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