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智能速酵”团队攻克泡菜快速发酵技术难题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智能速酵”学生创新团队,以解决传统泡菜安全风险高、发酵周期长、工艺复现难等产业难题为目标,经过两年技术攻关,成功构建国内领先的“泡菜高压快速发酵精控技术”,实现泡菜12小时速酵、减盐40%、亚硝酸盐和重金属铅含量趋零,为传统泡菜产业注入智能化、健康化新动能,推动中国泡菜产业从“传统腌制菜”向“健康标准化泡菜”的转型。
团队照片
功能菌剂高压精控,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传统泡菜依赖自然发酵,存在生产周期长(通常需7-10天)、亚硝酸盐含量波动大、风味不易标准化等问题。“智能速酵”团队创新性地从非遗老母水中定向筛选出生长效率快、产酸能力强、亚硝酸盐和铅降解强的“一快三强”功能菌剂,实现菌群精准控制,解决传统自然发酵中风味不稳定、亚硝酸盐和重金属铅残留风险高等难题,保障了产品风味一致性、安全性与健康性。同时,将高压发酵技术与智能传感系统结合,通过精准调控压力、温度及氧含量等参数,将发酵周期缩短至12小时以内,同时有效抑制有害物质生成,产品亚硝酸盐残留<2mg/kg、铅含量<0.3mg/kg,远低于国标要求。功能菌剂结合高压发酵,将传统12%含盐量降至3.5%,并保留蔬菜爽脆口感与发酵醇香,真正做到“减盐不减味、速酵不失鲜”。
菌剂照片
技术赋能产业,专利护航发展
项目依托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泡菜质检中心等产教融合平台,形成了“菌剂-设备-智能化生产线”一体化技术方案,团队申请专利3项,涵盖菌剂筛选、高压发酵设备和泡菜智能生产孪生系统等核心环节。团队成员潘琪琦、漆慧妹在技术研发中表现突出,获四川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团队更带动校内20余名学生参与研发,3名成员通过专升本进入食品科学本科深造。
泡菜快速发酵中试生产线照片
“我们的技术让泡菜从‘作坊经验’迈向‘精准智造’。”团队负责人潘琪琦表示。目前团队正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正与多家泡菜企业对接,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致力于让健康低盐泡菜走进千家万户,以创新技术守护传统美食的健康与品质,推动泡菜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现代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