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含量迷雾:为什么"概念添加"等于"无效抗衰"?

2025-09-08 15:32:31 来源:- 作者:-

2025年,将成为世界高端蛋白抗衰的真假分水岭。

在此之前,行业通行着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只要添加量不低于0.1%,就可以在成分表上标注"添加胶原蛋白"。于是,众多品牌贴着这条底线添加——0.1%、0.2%、0.5%……

然后通过华丽的营销话术和包装设计,营造出"高浓度""高含量"的假象。

皮肤的胶原需求,从来不是点到为止。

真皮层的胶原网就像一张精密的“弹力床”:I型胶原蛋白是床的“钢架”,负责支撑轮廓;III型胶原蛋白是床的“棉垫”,决定细腻度;而弹性蛋白是“弹簧”,管着拉伸后的回弹。当这三种蛋白随着年龄流失,“钢架”松了、“棉垫”薄了、“弹簧”锈了,皱纹、垮塌会找上门——要修护这样的“立体损伤”,靠微量蛋白根本无济于事。

科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剂量决定功效。对于胶原蛋白抗衰而言,真正起效需要满足三个关键条件:足量添加、高纯度、高效透皮。三要素缺一不可。

研究表明,皮肤真皮层胶原蛋白含量高达70%-80%,每年自然流失率约1.5%。这意味着,要真正实现"补充"而非"心理安慰",每次补充量至少需要达到毫克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大多数产品实际有效蛋白含量仅微克级,不足起效浓度的百分之一。这就像试图用一杯水浇灌干涸的稻田,徒劳无功。

还媛出现之前"概念添加抗衰时代"——消费者支付着高端产品的价格,买到的却是近乎无效的产品。

责任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