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概念之争”理论,加速全球话语权的中国转向
2025年,奔驰、宝马、奥迪,一直高高在上的德国豪车三巨头,接连大幅降价以应对中国品牌的冲击。多年来,奔驰、宝马、奥迪一直占据着中国豪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众多高端人士彰显身份与地位的首选品牌。但随着华为、小米强势杀入汽车产业,引发智能科技的全新时代浪潮,德国豪车三巨头也不得不自降身价,用低价策略应对智能化浪潮冲击。
如今问界M9已连续17个月蝉联50万级销量冠军,M8一经上市也迅速成为40万级销量冠军,如此耀眼的成绩引发中国商业界,对于如何打造民族品牌的广泛关注。针对如何打造民族品牌,今天我们前往陆家嘴,采访了民族品牌定位专家、东极定位创始人王博。
王博曾成功助力飞鹤奶粉、猫人内衣、相宜本草、三棵树、背背佳、玲珑轮胎等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强势挑战甚至超越国际品牌,成就多个行业经典的商战案例。在多年的战略咨询实践中,王博创造性引入毛泽东战略思想,开创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方法论,找到了一种可以帮助中国企业穿越周期,甚至是引领全球商业的中国理论,即“概念之争”理论。
概念博弈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
面对采访,王博特别指出,商战的本质,乃在于差异化概念之争,或者说差异化理念之争。 纵观全球商战史,外资品牌在市场端的长期竞争优势,远不止于技术领先或资本实力,更在于他们通过对消费者心智长期的“概念战”,牢牢掌控了市场话语权,而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必须从打赢概念之战,重新夺回市场话语权开始。
在此背景下,王博提出的“概念之争”理论,进入中国企业家视野。目前中国民族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同质化的战略思想,急切渴求一种新的、根植于中国的战略理论以超越外资,而“概念之争”理论高度强调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不仅创造性引入毛泽东战略思想,开创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战略方法,更对传统品牌战略理论做出系统升级。
在“概念之争”思想的指导下,王博为飞鹤奶粉精准确立“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一超群绝伦的竞争概念,精准锁定中外奶粉竞争的矛盾焦点,将外资品牌原本巨大的认知优势,逆转为“水土不服”的认知劣势,从而打退惠氏、美赞臣、雅培等外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强力进攻,从30亿增长突破200亿,横扫千军成就全球奶粉第一品牌。
在服装产业,猫人在行业普遍面临增长挑战、众多企业深陷“生存焦虑”之际,走出了一条逆势增长的强劲曲线,三年时间从69亿飙升至169亿,三年增长100亿,登顶行业第一。这一现象级增长的背后,正是王博为猫人制定的“科技内衣”定位。这一非同凡响的差异化概念,让猫人一举打破“外资=先进”的认知强权,在竞争势能上同国际大牌优衣库、维秘等一争高下,毫不逊色。
在护肤产业,王博建议相宜本草鲜明定位于“中草药护肤”。这一旗帜鲜明的差异化概念,借助数千年的中华医药智慧,突围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外资品牌及百雀羚等国产大牌的强势压制。核心单品小红瓶——红景天精华液,战略落地以来连年强势增长。王博指出,在护肤品产业,谁能代言中国的中草药护肤,则谁能代言中国,跻身最为强势的民族护肤品牌。
在汽车产业,王博为玲珑轮胎确立“全球10大车企,7家选玲珑轮胎”这一极具冲击力的竞争概念,巧妙借助全球领先车企的公信力和高标准,向消费者传递出玲珑轮胎的国际领先品质,帮助玲珑在竞争势能上与米其林、马牌、倍耐力等国际品牌一较高下。这一匠心独运的差异化概念,让玲珑一举成为“中国乘用车轮胎销量第一”和“全球新能源汽车配套轮胎销量第一”双冠王,向世界展示出中国轮胎的强大技术实力。
经典的概念之战基于深刻的战略洞察
一系列成功案例背后,是对用户、市场、竞争的深刻洞察。王博强调,民族品牌的概念之争,非常强调锁定核心竞争对手、抓取对手结构性弱点、研判制高点概念以及彰显民族自信。可以看到,这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杰克·特劳特的战略定位理论有着显著不同。
一定程度上,概念之争理论强调必须基于深刻的产业洞察,用更加贴近中国文化、更加符合消费者直觉的认知框架,抢占顾客心智中的制高点概念,重构行业竞争规则,以达到在认知层面实现降维打击,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战略目的。
例如在美容护肤产业,樊文花连年大量开店,强势增长,成为中国美业的现象级品牌。针对这一经典案例,王博总结道,樊文花成功的核心关键在于通过概念之争,锁定了“面部护理”这一最大的定位机会,并以此重新确立了自身在美容护肤产业的品牌话语权。
早在2017年之前,樊文花将自身鲜明定位为以“美白面膜”为特色的护肤品品牌,也即是说聚焦“面膜”这一细分品类,聚焦“美白”这一功效特性。然而王博市场调研后发现,樊文花与常规的护肤品品牌有着很大不同,樊文花在专卖店里除了卖面膜等护肤品之外,还提供脸部按摩护理服务,其独创的樊氏手法颇受消费者欢迎。
通过与消费者沟通,王博发现众多消费者一提到樊文花,最先想到的是“做脸”,例如“中午吃完饭没事儿,我们就去樊文花做个脸”。包括通过梳理樊文花企业的发展历程,王博发现樊文花最早创立的时候,是起家于美容院,有着厚重的美容院基因与从业经验。
基于这些洞察,王博指出,樊文花不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护肤品牌,而应定位于一个美容品牌,其战略级的竞争对手也不是雅诗兰黛、百雀羚等护肤品品牌,而是各地头部的大型美容院。对樊文花来说,这属于一个巨大的战略定位方向转型。
而且,通过对美容产业的趋势判断,王博进一步指出,美容院产业正在迎来专业化浪潮,樊文花应顺应这一趋势,把“面部护理”这一细分服务项目,从大型美容院的众多服务项目中切分出来,开创一种全新的美容业态——专业面部护理连锁。
也即是说,不要单纯局限于“面膜”这一单一品类的销售与护理,应增加强化水乳膏霜等多种“院线级护肤产品”,引领开创“面部护理”这一全新业态。王博进一步强调,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在“面部护理”上建立起认知优势,则自然会在“院线级护肤产品”上建立强大声誉,也自然可以顺势包抄传统的护肤品品牌,带动各种护肤产品的销售。
基于这一清晰的竞争战略布局,王博建议樊文花放弃“美白面膜”定位,鲜明定位于面部护理专家,打出“樊文花,专注面部护理29年”的定位广告语。同时,为了抢占“面部护理”这一定位概念,王博建议樊文花将“全力开店”提升到战略高度,将樊文花的核心战略浓缩为八个字“面部护理+全力开店”,并设定打造“万店樊文花”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目前,樊文花已经在全国开出6000多家门店,成功跻身面部护理领域的专家与领导品牌,并且也已成为整个中国美业最大的连锁品牌。
概念竞争是撬动商业话语权的核心杠杆
通过上述一个个经典案例可以看出,“概念之争”理论之所以能够帮助企业赢得竞争,夺取市场话语权,根源在于“价值概念”或者说“差异化概念”决定了消费者的“认知优先级”。王博强调,“概念之争”理论看起来很简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只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语,但背后是对行业本质规律的深刻洞察、对竞争战略的正确布局以及对战略制高点的精准抓取。
正如“飞鹤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助力飞鹤突围外资封锁,引领国产奶粉强势反超外资品牌;“三棵树马上住,更健康的中国漆”助推三棵树打破外资品牌压制,牢牢占据“健康”这一战略制高点,切中顾客第一需求;“乔氏中式台球,风靡全球的中国运动”引领中式台球强势鼎立英国斯诺克,代言中国原创运动引爆全球台球界;“智能驾驶科技车皇”推动问界M9一举打破BBA的垄断地位,跻身50万级销量冠军,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等等。
王博指出,在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科技领先极为关键,概念定义与话语权之战同样关键。一定程度上,科技领先与概念之战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共同构成了民族企业夺取全球话语权的核心关键。
可以看出,“概念之争”这一根植中国的战略理论,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对市场规则的重新定义、对品牌价值的精准传递。我们相信,这一理论在未来必将深刻影响全球商业思想的发展,成为一股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