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正文

乘物游心,惠风和畅——访上海惠风阁艺术品中心董事长吴稚亮

2025-09-24 13:50:57 来源:乘物游心,惠风和畅——访上海惠风阁艺术品中心董事长吴稚亮 作者:-

(文/王亚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西子湖畔,十景之一,有他衔泥筑台的身影;改开东风,独立潮头,记录时代音声,他是繁荣文化市场的中流砥柱;外滩风云,沪上风流,商海奋楫,口碑品牌,他是被载入卷册的名字。他,就是吴稚亮。

盛名之外,还有个鲜为人知却更被他自己看中的身份——上海惠风阁艺术品中心董事长。以惠风阁所藏清代御窑瓷器为主体的《流光溢彩——国瓷(清代)精品技艺展》于10月5日至7日间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为这场盛会涂绘一抹馨香隽永的文化印记。以此为契机,吴稚亮做客《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和《日本华侨报》编辑部,讲述他与文物重器的因缘际会。

图片1.png 

 

从知己同道的文会雅集到流芳后世的美美与共

钱塘潮涌,风云变幻,在那个耕读世家,父亲所藏包括顾景舟作品在内的三百多把紫砂壶陪伴吴稚亮度过了少年时代。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往情深,悄无声息地融入骨血之中。有余力后,吴稚亮走上收藏之路。看到文物精品四处流转,难免心痛。倾尽所能,收入囊中,集腋成裘,惠风阁艺术品中心应运而生。

长期以来,惠风阁更像知己同道的文会雅集,鉴古清谈,比才斗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惠风阁声名日盛,国内首部古陶瓷研究鉴定学论著《明清瓷器鉴定》的作者、文物大家耿宝昌手书“流光溢彩”,题赠吴稚亮。深谙中国传统艺术的洛克菲勒集团第五代掌门人史蒂文·克拉克·洛克菲勒二世,指定要到惠风阁一探究竟。来华参加活动的希腊驻华大使、匈牙利内务部长,也先后慕名而来。中国台湾一位青铜器领域的专家,为惠风阁所藏铸刻了一百多字的青铜铭文大盘所倾倒,差点遗失行李的逸事,更成为文博圈的一段美谈。

一件竹灰色麻质西装,走出传奇,生活中的“爷叔”,儒雅亲和,波澜壮阔的人生似乎并未在他的脸颊留下任何岁月痕迹。“有时候半夜醒来,忍不住要摸摸、看看,和它们说说话。”谈起心爱的文物,吴稚亮脸上露出赤子般的天然之态。

数十年摩挲把玩,对于釉色与民族意识、审美心理的关系,吴稚亮同样有独到见解。“比如备受世人推崇的天青色。青色,代表海晏河清、国泰民安;青,也是宋代理学对真理无尽探索的反映;清廷用青釉瓷祭祀天坛,普罗大众向往‘青天’,青,也是至真至纯、公平良善的象征。”

已过喜寿,吴稚亮丝毫不避讳谈到自己的年龄,“纵然像陈抟彭祖一样,依然只是历史长河的过隙之驹。”他目光如炬,鲜有白发,他手中点算过五千年文明史,眼底丈量过三山五岳长江黄河,大开大阖的画卷,演进至“收”的阶段,“价值连城的文物,也不过是烟云过眼。乘物游心,大舍大得。但这些凝聚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宝贝,总要找个好去处。”最好的去处,就是捐赠博物馆。

图片2.png 

图片3.png 

 

向世界展示大国工匠精神

清朝康雍乾三代,边疆平定,版图勘定,社会安定,发展稳定,瓷器的器型、工艺、纹样也都有所突破。清三代御窑瓷器,由皇帝指定官样烧制,其中一些款式,还是皇帝亲自参与设计的。东方帝国最高权威的文治武功和学识修为,皆在其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是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中国在治国、外交、民生等社会横切面的集中反映。

与前代不同,清三代御窑瓷器展现出一种雍容奢华的美感,一种奇绝瑰丽的想象。这,不仅是中国陶瓷艺术臻入化境的成果,更是大胆采用先进材料,缔造近代文明之美的探索。清三代御窑珍品身上所闪耀的,是一种大国的自信,是东西方文化争鸣的协奏曲。

转心瓶,是跨越雍正乾隆两朝的督窑官唐英揣度乾隆所好,命景德镇御窑烧制的。转心瓶分内外两层,外瓶镂空,中嵌内瓶,轻轻转动外瓶,光影斑驳间,流露出内瓶外壁涂绘的寓意着吉庆祥和的景象。转心瓶的工艺极其复杂,且烧制的过程对于陶坯的尺寸和窑口的温度要求异常苛刻,纵然御窑的老匠人出手,成品率依然极低。转心瓶随着唐英的离世,遁入历史烟尘。

因此,尽管转心瓶的流行时间,距离当下不过两百余年,却属于存世稀缺的文物精品。在2021年北京保利春拍中,有一款与吴稚亮所藏洋彩轧道转心瓶极为相近的洋彩胭脂红地轧道“有凤来仪 百鸟朝凤”图双螭耳转心瓶,以2.6565亿元人民币落锤。

图片4.png 

图片5.png 

 

再谱“共结来缘”的交流佳话

在日本,实业家、慈善家出光佐三创立的出光美术馆,贸易商松冈清次郎留下的松冈美术馆,都以收藏清代御窑瓷器为荣。但像《流光溢彩——国瓷(清代)精品技艺展》这样,品相及体量的以康雍乾三朝御窑珍品瓷器为主题的国际性展览,相当罕见。

清三代御窑,本就是当时高绝技艺与顶尖材料的集大成者。而此次随展赴日的近百件藏品,更是冠绝古今、惊艳东西的旷世佳作。其中既有螺蛳壳里做道场、方寸之上揽尽万千物象的文玩小品,也有体量惊人、万中取一的大国重器。

此次出展的万寿尊,是康熙六十大寿之际,由景德镇御窑敬献的青花瓷器。器高76.5厘米,以975种字体呈现出9999个寿字,无论史料价值、审美价值抑或创新价值,都殊为可贵。因此,创下三个月内两次易手,成交价翻十倍的市场传奇,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文提到的转心瓶,虽别具匠心,但器型并非清廷原创,其肇始可追溯至中国宋代。珐琅彩瓷,才是推助清三代御窑瓷器走上登峰造极的制高点的一股重要力量。珐琅彩瓷源于康熙朝,是在景德镇用高温烧制白瓷,运至清宫内务府绘彩,再由造办处低温烧制而成。自诞生之初,珐琅彩瓷就拥有“宫廷御用瓷”的定位。

外来的西洋珐琅彩技法,让雍乾两代釉上彩的颜色较康熙时期更为柔和,更具观赏性。此次出展的珍品之中,有一只高6厘米,口沿宽11厘米的清雍正胭脂红地珐琅彩花蝶纹寿桃款宫碗,造型写实生动,釉色端丽工整。还有一只撇口、弧腹、圈足的清雍正墨彩竹石诗意纹小碗,上题诗文,是雍正珐琅彩瓷融诗、书、画、瓷于一体的艺术特性的有力佐证。更有清乾隆剔黄海水九龙纹天球瓶、清乾隆铜胎画珐琅凤纹执壶一组、清乾隆青花缠枝莲团寿字双耳大扁壶……匠心独运,不一而足。

《流光溢彩——国瓷(清代)精品技艺展》,是经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组织专家鉴定、遴选,勘定出展提纲,由国文煊(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运输、点校、布展、撤收等全部工作。惠风阁藏品首次面众,即登上国际舞台,至此,吴稚亮的三个愿望已达成大半。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驻日本使领馆的关心下,经过上海、大阪两地团队星夜兼程的不懈努力,展品图册与展览同期面世。图册制作精良,从编辑、排版到纸墨、装帧,无不尽显匠心。

唐招提寺第85代方丈松浦俊海欣然命笔,用“共结来缘”四字寄托对惠风阁特展保护及传播人类共同文化宝藏的赞许之情,并表示参加世博特展的开幕仪式。“共结来缘”,源自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抵日本后的偈语。

京都两家美术馆闻风而动,希望与吴稚亮商榷延期展览事宜。但此类重要文物受到严格的出境限制,须恪守申请报备时关于展览场地及时间等的约定,两家负责人只得力邀惠风阁御窑精品再度访日。虽然对于京都民众而言,确有遗憾,却也足见惠风阁藏品的真、精、稀、绝,一经面众,就赢得业界肯定和关注。

图片6.png 

图片7.png 

 

后记                          

就在发稿前,传来一条惠及更多艺术爱好者的好消息。登场大阪世博会之前,《流光溢彩——国瓷(清代)精品技艺展》中的60件(组)珍品将先抵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以一场面向海内外艺术爱好者的特别展览,作为对新中国76岁华诞的献礼。

出展大阪世博会,证明大隐于市的惠风阁已成功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股艺术风潮将吹过日本,吹向太平洋。


责任编辑:小雯